查看原文
其他

我校在2020“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斩获佳绩

我校在2020“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斩获佳绩

——1金2银15铜 获奖项目总数位居全省第一梯队







邹校长与获奖师生合影留念

近日,由团省委联合省委组织部、教育厅、省科协、省社科院、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学联共同举办的2020年“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落下帷幕,我校师生捷报频传。

本次比赛共分为“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五个赛道,经过激烈比拼,锦城师生再创佳绩。据悉,在历时六个月、近180天的赛程中,我校累计7000余人参与竞赛,校赛组委会共收到1025个作品。在省赛终审决赛阶段,我校共推报20个项目,最终有18个项目获得奖项,共斩获金奖1枚、银奖2枚、铜奖15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中,我校获奖项目总数位居全省第一梯队,获奖项目总积分位居同类高校第一!我校工商管理学院教师杨安指导的《垦荒者:高原荒漠人工智能大棚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凭借鲜明的特色、创新的想法和完善的商业运作模式赢得了评委的一致青睐,最终斩获金奖。



学生介绍项目

在校务会上,团队成员代表详细讲解了项目目前的研究进度与成果,并分享了参赛经历、体悟。邹校长向获奖团队表示祝贺,他讲道:第一,“垦荒者”项目能拿到金奖,首先因为选题立意,结合了国家的大政方针,选择了扶贫方向,更选择了扶贫工作较为关注的群体——少数民族群体;第二,团队成员以新技术和专利成果作为项目支撑,较同类项目而言更具核心竞争力;第三,“垦荒者”项目实现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实现了理论知识、科学技术、实践经验的有机统一;第四是在该项目中及本次获奖的其他项目中,体现出了教师、辅导员共同牵头、联动互动的生动局面。邹校长指出,在学术科研竞赛中,学生积极性是基础,但将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竞赛与科研相结合更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做项目时的重中之重。最后,邹校长向师生们提出希望和要求:在“挑战杯”竞赛的组织实施中,要举全校之力争取竞赛成绩、项目成果的更大突破;要实现锦城本科生的高质量培养,进一步提高本科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相关素质,提升学术创新能力,不止要全力以赴打好这场仗,还要打胜仗!

今年“挑战杯”相关工作由学校党委牵头,副校长王亚利教授亲自挂帅统筹督导,学校先后出台了系列措施有力保障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整合了学工处、科研处、团委、校友办、各二级学院等相关单位的力量,组建了学生竞赛委员会;出台了针对“挑战杯”等竞赛的《获奖师生奖励办法》,提升师生的参赛热情;并针对本届“挑战杯”在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建设了专家导师库并成立了专家评审组,由王副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对所有参赛项目进行一对一指导。



校务会上,金奖项目指导老师杨安发言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各学院校友办的大力支持下,本届大赛共收到12个校友项目,其中仅绵阳校友会副会长、国家级创服创投机构——绵阳市游仙区创梦中小企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工商管理学院2009级人力资源专业熊杨校友就贡献了4个项目。同时团省委学校部干部、外国语学院2008级英语专业李睿涵,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肖承宇等校友时刻牵挂母校赛情,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第一时间传达大赛最新动向,为母校保驾护航。

由于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在线沟通、交流、培训、宣传不停。自大赛举办以来,校赛组委会共开展线上培训会、讨论会、一对一指导共计50余次,沟通联络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共200余人,沟通次数接近500次,与上级团组织沟通联络40余次,@锦大青年 官方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指南、培训类推文10条,阅读量达20000余人次。

由文学与传媒学院推送的《寻根·华夏——全球寻根文化特色服务平台》和金融学院推送的《凯丹新航路——中国彝族与摩梭同胞聚居区K12教育培训领跑者》两个项目斩获银奖;由艺术学院推送的《全国通学一站式驾培平台领跑者——至尚驰凯》和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推送的《农业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平台——锦农云》等15个项目获得铜奖。来自金奖团队的2018级工商管理学院的李兴隆同学分享到:“在本次比赛中,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坚持真的很重要。在准备参赛作品‘垦荒者’的两年时间里,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但是团队成员里没有一位成员说过放弃,可以说没有坚持就没有这个项目。通过完成这个项目,大家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知识、得到了提升,这也将成为团队成员在锦城求学的四年里非常美好、难忘的体验和回忆。”同时,他还表示会继续努力,力求带领、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学术竞赛中,为自己的成长增值助力、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助力!



在组织本次竞赛的180多个日夜里,全校累计217个团队在线上完成了数以千计的交流、碰撞,体悟了灵感迸发的兴奋激动、意见分歧的针尖麦芒……这是个人成长,也是协作共赢。今年暑期学习班上,校长提出要加强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培养,而怎样在对待活动比赛、合作团队、竞争对手、伙伴战友等的过程中汲取能量、实现绽放,本身就是非认知能力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大学教育中,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尤为重要。

随后,团委将配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启动第三批大学生科研计划,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孵化培育,开发设计发明专利培训等相关课程,组织开展创新创造类名家讲座、校友讲堂,同时坚持做好课外活动的“两个转移”,以全面提升锦城学子在学习力、研究力、科研创新力等方面的水平,在教学相长中实现师生们非认知能力的提升。


🍀强化责任 优化服务 狠抓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
🍀见证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

🍀权威发布 | 我校2020年录取分数线(更新至9月9日)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官微出品——

总编辑 | 宣景容

主   编 | 李凌骄

文  案| 校团委科技实践部 段婕 何秀 郭李清雅

           摄  影 | 甘雨丝          

投稿邮箱 | xinmeiti@scujcc.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