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形成大数据健康报告,成华区要为三万娃娃开“运动处方”

2018-04-25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文丨赵雨欣

编丨朱朱


“父母过于宠溺,小班的孩子连楼梯都不会下”、“校门口,常能看到家长推婴儿车送孩子上学”、“带孩子锻炼,缺乏科学手段,全靠日常经验”……这些因孩子体质不强导致的问题困扰着无数家长,“如何科学锻炼”、“如何提高孩子体质”是不少成都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25日,发布君从“成华区幼儿体质健康促进行动”启动仪式上获悉,该区将在全省率先开展幼儿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该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全区上万名3—6岁幼儿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形成相关的大数据报告,并在每年请专家根据“运动处方”对这些孩子进行科学干预,量身定制适合孩子的体育项目,以此来促进全区孩子的体质健康。



据悉,该项目是成华区与成都体育学院校地合作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项目,而相关科研成果也将开发成课程,覆盖全区101所幼儿园和三万户幼儿家庭。

 

全省首例:

为娃娃开“运动处方”

50所幼儿园将设体质“监测点”  


近年来,成华区大力推行“优质教育倍增工程”,使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成华区全区园所数量达到101所,在园幼儿共计3万余名,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以每年10-12%的速度持续增长。在保障学位供给的同时,探索幼儿体质健康发展成了首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此前,成华区为改善幼儿体质健康,开展了一系列相关项目,如十二幼的川西民间体育游戏、十三幼的体能大循环活动、十四幼的熊猫课程体能户外游戏等。但是面对“构建更科学、更系统、更有利于幼儿身体素质提升的课程体系”、“用大数据建立孩子健康体质档案,让运动更有针对性和科学依据”等难题,还需要找到更科学的“处方”。


为此,成华区与成都体育学院共同成立“项目组”,旨在通过抽样调查研究,监控幼儿体质健康,构建运动干预体系,形成大数据健康报告,为区内近万幼儿家庭提供服务。“从5月起,专家组会随机抽区内3000名3--6周岁的幼儿,对他们进行体质跟踪监测,形成大数据体质健康报告。”成华区教育局学前与成人教育科科长叶常承介绍。据了解,此次抽样覆盖区内50所学校,每所幼儿园抽60人,体质监控指标包括幼儿形态(身高、体重等)、机能(心率、血压)等。“为保障数据的科学和精准,我们将在每所试点园设一个‘监测点’,由体育专家操刀完成。”



其中,针对幼儿的身体素质监控包括10米折返跑、网球掷远、走平衡木等项目。“这些测试虽然简单,但是从中能监测出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柔韧度等,每个孩子的监测结果都会形成一个报告,类似‘运动处方’。”叶常承表示,有了处方就要对症下药,对于在监测中发现的问题,相关专家会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干预,真正做到提高体质从娃娃抓起。此外,监测之后,他们还会统计每个孩子的监测数据,然后进行个体和群体运动体质评估及干预指导。 


民生工程:

项目惠及全区三万余家庭 

引导父母培养娃娃“动商”


“户外活动越多,孩子运动受伤风险越大,这也是我们老师最怕的。”此次试点学校之一,成都市第十二幼园长李岚这样说。为增加孩子运动量,十二幼优化了运动时间和方式,不仅利用川西文化独创了川西民间体育游戏,还整合碎片时间让父母参与孩子的晨间户外活动,“让家长从体验者变为游戏设计者,不仅降低了户外安全风险,也引导了父母树立起培养孩子运动习惯的意识。”



对于幼儿体质健康监测项目的开展,李岚说:“以往,孩子运动后出汗,家长和老师多靠经验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开展监测后,这让孩子的运动更有科学依据,也让教师在户外活动开展上变得更专业和自信。”而且,根据监测形成的大数据健康报告,能全面监测孩子的体质情况和体能锻炼情况,能够起到指导孩子健康饮食、科学锻炼,提高孩子体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作用。


针对当前幼儿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系主任李雪教授表示,3-6岁是人一生的初始阶段,是智力发育、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同时,也是基本动作技能形成、运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项目的开展惠及全区上万家庭,专家团队不仅会对老师进行科学指导,也会对家长进行培训,有利于引导家长正确培养孩子的‘动商’。”



对此,成华区教育局副局长贺晓斌表示,学前教育大多缺失专业体育课程,加上父母对体育的忽视,儿童体质健康发展成了一个短板。如今,项目的启动不仅能形成有区域特色、可复制的“幼儿体质健康体系”,还能惠及上万幼儿家庭,“根据大数据健康报告,(该项目)能为成华区三万余家庭提供运动健康指导。同时,从中得出的科研成果也将形成教材和课程在全区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