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夜,又有一颗小行星将至,是路过还是……

李明涛 科学大院
2024-08-25


近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有一颗直径为1.8千米的近地小行星7335 (1989 JA)将于5月27日,也就是今天与地球“擦肩而过”,是今年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中最大也是最具潜在破坏力的一颗。


小行星飞掠地球是怎么回事?这颗小行星有什么来头?是否需要担心它撞上地球呢?“小行星撞地球”这事,究竟有没有人管?


相关报道

(图片来源:环球网)


小行星飞掠地球是怎么回事?


太阳系是个大家庭,除了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还存在大量微米级尺寸的宇宙尘埃、亚米级的微流星体、以及更大尺寸的小行星和彗星。小行星和彗星统称为小天体。


天文学上将最近距离太阳小于1.3Au(Au为天文单位,等效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的小天体称为近地天体。截至2022年5月,人类已经发现了29110颗近地天体,其中28981颗为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在环绕太阳运行的同时,也可能与同样环绕太阳运行的地球相遇,甚至与地球近距离“擦肩而过”,从而形成小行星飞掠地球事件。


此前最知名的小行星飞掠事件发生在2019年7月26日,一颗代号为2019 OK的小行星,在发现仅6个小时后,就从相当于1/5个地月距离处掠过地球。根据科学家预测,如果2019 OK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摧毁一个中小国家。因此这颗小行星飞掠事件,让地球人感觉一点都不“OK”,甚至很多人后怕差一点就被小行星“KO”了。


2019 OK小行星掠过地球

(图片来源:www.discovermagazine.com)


其实,小行星飞掠地球并不鲜见。根据美国宇航局预报,未来2个月将至少有29颗小行星从距离地球750万千米范围内掠过。其中,近地小行星7335 (1989 JA)是尺寸最大的一颗,直径约1.8千米。这颗小行星将于北京时间5月27日晚上22:26,从距离地球402万千米处掠过,相当于10.5个地月距离,不会对人类造成任何威胁。


这颗近地小行星有什么来头?


当一颗小行星被发现后,首先根据发现时间被赋予一个由年份和字母及数字构成的临时编号。1989 JA就是这颗小行星的临时编号,1989 表示这颗小行星发现于1989年,J表示发现月份为5月上半月,A表示是5月上半月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当小行星经过四次回归观测,定轨精度会得到显著提升,就会被赋予永久编号,7335就是这颗小行星的永久编号。获得永久编号后,小行星的发现者还可以为这颗小行星申请永久命名。我国很多知名科学家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比如钱学森星、袁隆平星等。


7335 (1989 JA)是一颗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运行在环绕太阳的大椭圆轨道上。其远日点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近日点在地球轨道内侧,环绕太阳运行一圈需要约2.4年。


7335(1989 JA)小行星轨道

(图片来源:ESA)


天文学上,将直径大于140米,并且与地球最小轨道交叉距离在750万公里以内的小行星称为潜在威胁小行星。因此,7335 (1989 JA)也是一颗潜在威胁小行星。不过,根据美国宇航局“哨兵”近地小行星撞击预警系统的预测,这颗小行星在未来200年,与地球不存在撞击的可能性。因此,大可不必担心该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


小行星撞地球有多可怕?


实际上每天都有地外物质撞击地球。根据科学家研究,每天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星际尘埃有几十吨。尺寸越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频率越高。


直径米级小行星撞击地球,每月都会发生,一般在大气层中形成火流星事件。不仅不会带来危害,而且可能给人们带来陨石这种“天外来客”的馈赠。像2020年发生的青海玉树火球事件(点击这里回顾),就是一颗直径约6米的小行星撞击导致的。


直径十米级小行星撞击地球,几十年至百年发生一次,一般会在大气层中空爆,产生的冲击波和热辐射可能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2013年,一颗直径约18米的小行星袭击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导致了接近1500人受伤,3000栋房屋受损。如果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后果将更加严重。


车里雅宾斯克事件

(图片来源:NASA)


直径50米级小行星撞击地球,百年至千年发生一次,可能导致大型城市级威胁。1908年,一颗直径约50米小天体袭击了俄罗斯的通古斯地区,焚毁了超过2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


直径140米级小行星撞击地球,千年至几十万年发生一次,可能摧毁一个中小型国家。目前直径140米级近地小行星,还有大约2/3尚未被发现。


直径公里级小行星撞击地球,几十万年至几百万年发生一次,可能导致全球性灾难,改变地球的气候环境,引发部分物种灭绝。


直径10公里级小行星撞击地球,约千万年发生一次,会彻底改变地球的气候环境,摧毁包括人类文明在内的绝大部分物种。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墨西哥湾,结束了恐龙在地球上长达1.6亿年的统治。也正是这次撞击之后,哺乳动物才有机会走向地球的舞台中央。不然,也许地球上,现在到处还是恐龙呢?


恐龙灭绝事件

(图片来源:Nature)


小行星撞地球有没有人管?


与火山、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不同,小行星撞击灾害具有可防可控的特点。1994年彗木相撞事件和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事件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震撼,地球人意识到小行星撞击事件,尽管概率低,但确实是可能危及人类文明的潜在威胁。从这个角度说,行星防御也是人类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事业。


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事件发生后,联合国外太空司推动成立了两个国际组织——国际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网(IAWN)(点击此处查看中国的工作)和空间任务咨询规划小组(SMPAG)。国际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网致力于协调全球资源提前发现可能撞击地球的近地小行星并发出预警,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可见光巡天望远镜、红外/光谱测量望远镜、行星雷达等多种观测装备,每年可发现约3000颗近地小行星。空间任务咨询规划小组研究如果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应该如何应对,目前已经发展了包括动能撞击、核爆、引力拖车、激光烧蚀、拖船等多种处置手段,其中公认最成熟可行的是动能撞击技术。(点击此处查看防御小行星七大招数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

(图片来源:NASA)


美国于2016年成立了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2018年发布了《国家近地天体防御战略与应对规划》,将行星防御纳入国家规划。2021年11月,美国发射了“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DART)”,这也是人类首个行星防御在轨验证任务。此外,美国还计划2026年或2028年发射NEO Surveyor天基红外望远镜到日地L1点轨道,目标是10时间发现超过90%直径140米级近地小行星。


行星防御,中国来了!


2021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在致辞中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航天将论证实施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和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拉开新时代探索九天的新序章”。这也是中国官方第一次表态要论证实施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并且将其与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并列。


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图片来源:央视频)


2022年4月24日,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吴艳华还透露,我国要开始完善建立地基天基对小行星的监测预警系统,还要研究探索相关的技术和工程,以消除小行星撞击威胁,并且计划于2025年或2026年实施一次撞击改变小行星轨道的试验任务。这意味着,中国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已经进入了实质性推动阶段。


相信未来,中国必将为防范化解近地小行星撞击威胁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学大院立场。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推荐阅读

1.5亿年前的恐龙为何离奇死亡?>>

小行星跟擦肩而过,半个月前就发现了 >>

巨石来自外星球?是你来自外太空!>>

在地球上,哪里能看到最澄澈的星空?>>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er拍了拍你:不要忘记 

点亮这里的 赞 和 在看 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学大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