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鬼畜美英”到“麦克阿瑟万岁” ,战后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广涛 非虚构时间
2024-09-20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


在东亚地区,日本长期稳定的亲美意识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源于日美安保体制、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与日本民众对美国的多重认知有关。


美国对于日本战后社会大众而言,既是解放者又是征服者,既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恐惧的源头。尽管经历了1960年代反基地斗争、安保斗争以及日美经济摩擦,大多数日本人依然认为战后经济的繁荣归功于美国的庇护,美国的社会富足是日本发展的理想模式。这种背景下,日本逐渐忘却与亚洲的联系,通过“拥抱”美国来寻找新的自我认同。


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此条约不仅构成规定日本从属美国的法律依据,而且使美国可以在日本几乎无限制地设立、扩大和使用军事基地。


“历史学堂”最近推出了日本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学院大学教授吉见俊哉的《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一书。该书从社会文化研究和媒体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自19世纪“黑船来航”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在日本社会中的形象变迁。从幕末到明治大正时期的理想化憧憬,到帝国主义阶段将其视为敌国,再到占领期及之后的复杂情感,这些变化也折射出了日本政治、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演变。


作者指出了二战时日本帝国主义与战后美国在亚洲影响力的历史连续性,强调战后日本与美国的“拥抱”关系既是美国霸权体系的产物,也与日本大众对自我认同的构建紧密相连,并认为日本应超越“亲美”与“反美”的对立框架探索自身的主体性,深刻反思与亚洲、历史以及多元复合自我的关系。



亲美的社会、反美的幽灵

文 | 王广涛

《亲美与反美》译者


“亲美”和“反美”并不算是特别陌生的概念,它们相伴相生、如影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影响力开始向全球各地辐射,并由此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信奉美国实力、理念以及文化价值的源泉,并最终产生了“亲美”的国家、政权甚至价值观。与此同时,对美国权力滥用的反抗、制度渗透的反感以及对多元文化的追求,又在世界各地也催生了“反美”的理念甚至实践。 


对此,至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维度来理解这一组概念:首先是“亲”或者“反”的对象——美国。这或许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国成长过程中的宿命,即一个国家一旦成为霸权国或者强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追随或者反抗,从而产生“亲”或“反”的客观结果。借用福山的那句至少在目前已经被证伪的判断,只要历史还没有(发生如美国所期望发生的那种)终结,这个世界便总是会有亲美抑或者反美的国家或者地区。



其次值得关注的是“亲”和“反”的两种态度,它们具有太多的面向,因此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去度量何种程度称得上“亲美”或“反美”。当然,相较于“亲美”,“反美”的理由似乎更加多元。“亲美”的理由或许只有一个,“反美”的理由却千差万别。与此同时,同一个国家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美国的态度也呈现鲜明的差异。


美国在日本近代以来的兴衰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被置于美国所主导的联合国占领军的占领之下,其诸多法律以及政治制度架构深受美国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以至于大多数民众倾向于认为日本是一个亲美国家。


但是就在这样一个“亲美”的社会里面,也潜藏着众多反美的元素。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吉见俊哉的《亲美与反美》便是这样一本探讨战后日本“亲美”与“反美”动态演变的代表作。


2020年在东京接受采访的吉见俊哉。图源《每日新闻》官网


吉见俊哉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专长于社会学、文化研究、媒体研究,本书的特点是议题大、切口小,从细微处发现日本社会对美国的态度。而本书叙事的逻辑则在于很好地把握了时间和空间动态平衡。


就时间维度而言,本书特别将日本漂流民眼中的美国作为日美接触的最初媒介,给当时尚处于幕府末期的日本社会带来了美国想象。这种“想象”在1853年变成了“现实”,随着“黑船”的来航、漂流民日记的陆续出版以及异域风情浮世绘的流行,日本民众进一步丰富了对美国这一异邦的想象。实际上在幕末维新初期的日本,主导日本“开化”的并不是英国、法国等西洋列国,而且最开叩开日本国门的美国。日本早期的“文明开化”并非“欧化”而是“美化”(本书第32页)


不过,明治维新之后不久,日本政府便迅速转向欧洲,并没有与美国产生密切的联系,当然也不可能产生亲美的社会。日本社会真正关注并且崇尚美国大致始于大正时期,彼时的美国已经超越大英帝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式生活方式日益占据日本的都市生活空间,生活上的“美利坚主义”和意识形态上的“苏维埃主义”成为“大正民主时代”的主流。即便到了日本国内高呼“鬼畜美英”的对美开战时期,日本在本质上也没有切断“美国主义”的情感纽带,因为美国所代表的“近代性”已经渗透到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第57页)


战后的日本


当然,在笔者看来本书最为出彩的地方是对战后部分的讨论。作者在开篇便抛出了一个本质性疑问——战后的日本是否就是亲美社会?


根据大多数日本人的理解,战后日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亲美意识,这种意识是日美安保体制、自民党长期执政以及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结果,即战后的日本普遍存在的一种共识是日本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富足得益于美国的庇护,这是亲美意识得以巩固的根源。


然而作者也旗帜鲜明地表示,美国并非主观想要庇护日本,而且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冲绳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的。对此,只要美国的军事存在不损害大多数日本民众的切身利益,这种对美国的批评或者反感不太可能发展成为主流。


如本书第二、三、四章所述,无论是作为占领军的“美国”(第二章标题),还是基地里的美国,抑或者是居家中的“美国”(第四章标题),似乎都在潜藏着一种强烈的对比。


例如,第二章中麦克阿瑟与天皇会面时照片的选择取舍以及对二人神态表情的分析,一方面似乎想要折射出麦克阿瑟的个人魅力,同时也释放了战后日本亲美社会形成的可能;第三章所讨论的从基地街到潮流街的发展演变,背后折射的则是基地、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在作者看来,战后日本东京的六本木、原宿以及银座等街区的发展与繁荣与美军基地以及占领军有着密切的联系;第四章中美式生活方式的渗透以及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日本对自身生活方式(家用电器的国产化以及“和风”风尚的形成)的推崇。


所有的比较都暗含着“亲美”与“反美”的竞争性共存,只是民众层面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条“暗线”,所以作者采用“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来解释这种看似有些“悖论”的逻辑。


驻日美军


本书叙事逻辑清晰、线条明确,特别适合对日本社会以及日美关系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不过,作为本书译者以及对日美关系领域稍有涉猎的研究人员,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与读者朋友商榷。


首先,从叙事的角度来看,本书开篇虽然以21世纪初美国所发动的两场战争导入,这在当时确实算是热点话题(本书出版于2008年),但是后文的叙述似乎到了20世纪70年代便戛然而止。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读者来说,或许更加期待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时期甚至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时期日本“亲美”或“反美”的样态。本书由作者所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整合而成,很难顾及到日美关系史的所有关键节点,对此不能苛求太多。


其次,作者更多着墨于“亲美日本”的形成,反倒是忽略了对“反美日本”的铺开论述。透过本书的副标题便可知道,所谓“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主要体现在日本民众对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大众消费主义无感。这些大众消费主义大多深受美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其实也在无形之中造就了“亲美”社会的形成。这种“亲美”是无意识的,美国主义以不知不觉的方式渗透到日本社会的毛细血管单元。


抗议的日本民众


第三,我们该如何深入思考日本的“反美主义”。本书主要以“反基地”为例来讨论日本社会的“反美”倾向,但是实际上日本国内的反美主义非常多元,我曾在此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王广涛:《反美主义的历史与现实——以日本反美主义为中心的考察》,《美国问题研究》2021年第2期)将战后日本的反美主义划分为四类,即右翼反美主义、左翼反美主义、地方性反美主义以及隐性的反美主义。左翼和右翼的反美主义相对容易理解,这里仅多说一句,“真正的右翼本质上是反美的”。关于地方性反美主义,只需要考虑冲绳的反基地运动便可以理解其意涵。


比较棘手的反倒是隐性的反美主义,即持有这些主张的群体或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将“反美”的情绪表露出来,又或者是自身并没有意识到其认知中“反美”的成分,它如幽灵一样潜伏在亲美社会的角落。


尽管本书在多个场合强调战后日本政府(特别长期执政的自民党政府)的亲美立场,但是无论是1950-1960年代的鸠山一郎、岸信介,还是1970-1980年代的中曾根康弘、石原慎太郎,以及进入21世纪以来的安倍晋三等政治家,其政治主张中都包含反美的色彩,他们或许未必是“反美主义者”,但是大都反对美国给日本施加的诸多制度枷锁。


以安倍晋三为例,安倍本人的保守价值观中存在较多反美基因,他本人所主张的“挣脱战后体制”本质上就是反对美国所安排的制度。当然,在涉及历史认识以及战争责任等问题,包括安倍在内的保守派的主张也未必是美国所能容忍的。例如,靖国神社的游就馆收藏了诸多反美色彩浓厚的展品,以至于日本著名的亲美派外交官冈崎久彦曾公开表明,“如果继续展示此类展品的话,我本人也没有办法为靖国神社辩护了”。


最后表达一下感谢之情。吉见俊哉的这本书为我研究战后日本的反美主义提供了许多灵感,特别是其有关“政治无意识”的解释框架,为我们理解日本战后亲美社会的形成提供了新鲜的视角。2020年我以反美主义为主题申请了上海市日本研究交流中心的研究资助,相关的研究成果便是前文所介绍的那篇论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本中文译著也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在此向上海市日本研究中心表示感谢。感谢责编薛倩女士在非常好的时间节点(我刚完成这个反美主义研究项目)趁热打铁邀请我翻译这本书,如果不是在那个刚刚好的时间节点,我不太确定自己是否有时间、精力以及能力来完成这本书。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亲美与反美》 

作者:[日]吉见俊哉

译者:王广涛

ISBN:9787532792238

定价:58 元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内容简介: 

在东亚地区,日本长期稳定的亲美意识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源于日美安保体制、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与日本民众对美国的多重认知有关。美国对于日本战后社会大众而言,既是解放者又是征服者,既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恐惧的源头。尽管经历了1960年代反基地斗争、安保斗争以及日美经济摩擦,大多数日本人依然认为战后经济的繁荣归功于美国的庇护,美国的社会富足是日本发展的理想模式。这种背景下,日本逐渐忘却与亚洲的联系,通过“拥抱”美国来寻找新的自我认同。

本书从社会文化研究和媒体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自19世纪“黑船来航”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在日本社会中的形象变迁。从幕末到明治大正时期的理想化憧憬,到帝国主义阶段将其视为敌国,再到占领期及之后的复杂情感,这些变化也折射出了日本政治、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作者指出了二战时日本帝国主义与战后美国在亚洲影响力的历史连续性,强调战后日本与美国的“拥抱”关系既是美国霸权体系的产物,也与日本大众对自我认同的构建紧密相连,并认为日本应超越“亲美”与“反美”的对立框架探索自身的主体性,深刻反思与亚洲、历史以及多元复合自我的关系。


作者简介:

吉见俊哉

1957年出生于东京都,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学院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社会学、文化研究、媒体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都市剧作:东京闹市的社会史》(河出文库,2008年)、《博览会的政治学》(讲谈社学术文库,2010年)、《视觉城市的地缘政治:凝视中的现代性》(岩波书店,2016 年)、《平成时代》(岩波新书,2019 年)、《大学往何处去:面向未来的设计》(岩波新书,2021 年)、《未完成的东京重建:文化首都构想的失败与战后日本》(中公新书,2021 年)等。










更多“历史学堂”系列













延伸阅读
译文纪实系列书目 | 2013-2022
历史学已经结束了吗?
英国因何崛起,又何以衰落?从一位英国绅士的故事说起
占星术、巫术、狼人部队、吸血鬼……希特勒的花样比小说还离奇
曾经辉煌的英国为何衰退?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废墟狗”为好友
第一时间了解新书资讯与优惠消息



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非虚构时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