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防万一你没见过博物馆的日常

三土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2023-04-16
声明:没有任何化石在本文创作过程中受到伤害

大家好。

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

受各种影视作品的影响,相信大家对于博物馆的工作日常都非常好奇,很想主动去了解馆里的人平时都在干什么。

甚至于坊间会流传一些谣言,比如在自然博物馆工作随时随地都可以撸恐龙,

借此机会,我想澄清一下:


这不是谣言。

没有人能拒绝一条(或多条)恐龙

众所周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拥有不是一条、不是十条,而是三十几条恐龙化石。

合川马门溪龙:你们没有别的形象代言龙吗


所以,平常在馆里,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已经装架好的恐龙,或者恐龙的各种零部件(当然,其中一些是翻模),

别看猫,看龙!



还可以看到恐龙化石比较原始的样子 —— 嵌入周边岩体里的已经石化的骨骼:




正如面包不是直接从货架上长出来的,恐龙骨骼化石也不是生来就能活灵活现地有序排列在展位的钢架上。它们的完美呈现,需要经过古生物学家和化石修复师的共同努力






于是,现在,你得到了一条栩栩如生的恐龙。




看到这堆尾椎骨你能没有用手捋一遍的冲动?


身为工作人员,肆无忌惮地盘恐龙化石当然是不允许的,但把脑袋放到恐龙(模型)的嘴里拍照就可以:


好了我不装了,这其实是个恐龙头骨模型


对于这种恐龙口腔探索爱好者,我们愿将其亲切地称之为:

龙口粉丝

你永远也想不到库房里都收藏着什么

在博物馆里,有一个地方隐藏的信息量和惊艳值,是游客朋友们无论逛多少次博物馆,都无法从展厅里尽数领略的。

这个地方就是…… 库房。

请欣赏:一间熵值略高的库房



:为什么标本摊在地上?你们是不是对标本大不敬?

:No,这只是暂时的,因为摆在地上才能方便展厅设计师挑展品。






一些入选的标本,就会被工作人员从库房运到展厅。


研究表明,高端的展品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交通工具: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恐龙和板车更配


在库房另一角,可以看到各种落选标本,非常适合失意文人来写诗:“我未成名君未展,可能俱是不如人”。 

主要是姿色没卷过其他标本


还有的标本,则可能因为姿色过于出众而被雪藏,比如馆里独一份的小恐龙:



首先,我要强调三件事:

这不是恐龙化石,
这不是恐龙化石,
这不是恐龙化石。




但它们依然算化石…… 因为它们是用生物碎屑灰岩雕刻而成的:


生物碎屑灰岩是以生物碎屑被碳酸钙胶结而成的灰岩。生物碎屑含量变化于40%~90%,种类繁多,主要有腕足类、珊瑚类、藻类、腹足类、介形虫等,呈完整形体或碎片。胶结物主要为泥晶或亮晶的方解石,偶含石英与黏土矿物,呈生物碎屑结构,块状构造。



像这组生物碎屑灰岩恐龙一样优秀的还有下面这只小乌龟,它的材质是三叶虫化石



那么问题来了,它们该被收藏到古生物库房还是宝玉石工艺品库房??



现在压力来到矿物和宝玉石库房这边。


作为一个地学类博物馆,库房里收藏一些珠宝首饰想必也是很合理的吧


诶?是不是露富了??



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宝玉石的原石和加工后的形态(项链、戒面、雕件等)


祖母绿原石

海蓝宝石原石

一颗斯里兰卡红宝石


但是除了这些华丽的藏品,还有不少滑腻的藏品,比如这块肉:


第一个觉得这块纹理石长得像五花肉的老师并不是天才,


第一个给这块石头穿了一根草绳的老师才是天才。

实际上,“肉石” 是天然形成的石种,多属积岩或变质岩,形成于地下岩浆运动,又与其它矿物质接触色化,于是不仅有 “肉皮”,而且肥瘦相间、呈现多层,令人垂涎。


在博物馆工作,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习,不择手段地学习。在展厅有展厅的学习机会,在库房有库房的学习机会,老师们抓到你你就获得了这样的机会。

比如,负责矿物厅的老师就曾主动热情地传授我冰洲石奇妙鉴别方法

冰洲石,自然界中最纯净的碳酸钙晶体


透过它可以看到物体呈双重影像。


这种神奇的场面叫做方解石双折射现象:自然光进入各向异性介质后,在介质内部成为折射方向不一样的两束光。


冰洲石是无色透明的方解石,在白色透明晶体矿物中具有最高的双折射率偏光性能。这就是它可以用于国防工业和高精度光学仪器制造的理由。


馆里存在许多这样的标本,因为观赏性和科普性与其他标本雷同但展位有限,又或者是画风跟展厅主题格格不入等原因,只能暂时深藏于库房。

从不代表它们不优秀 —— 每一件藏品,总会因为自己独特的物理化学人文艺术属性,赢得让人类停下来了解它们的时间。

展厅和标本的保养日常

作为市校共建的自然博物馆,在成都市和成都理工大学等各方努力之下,博物馆的展厅设施和展品陈列得到了全面升级换代。

之前有读者问,为什么展厅里的合川马门溪龙盖着 “大雨披”,

热知识:已完成布展的展厅会以惊人的速度落灰,所以最好把展品先盖起来。

早期拍摄于龙行川渝厅


本来,我对于展品的落灰能力也没什么概念,直到有一天,我在某颗地球上写了一个 “惨” 字……

不过很快就被保洁人员擦干净了


展厅保持清洁要花费功夫,库房改造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因为新馆的库房需要添置密集柜来分类存放标本,于是,安装密集柜轨道的开槽之日,即是烟尘缭绕之时。就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老师和工人师傅们在游客看不见的地方,坚守着岗位。

没有人可以在里面自由呼吸一分钟,
但博物馆人要在里面认真工作好几天


此外,还有标本的定期保养。

比如博物馆库房里夹道欢迎的蠵龟(又名红海龟)标本——



表面上,这是一只看起来天真烂漫到要起飞的蠵龟:



但只要查看得足够仔细,就会发现标本躯体侧面有被虫蛀或腐蚀的部分:



所以馆里请来专业人士,为海龟标本做清洁、保养和修复工作。

尽管不是所有的海龟都会移驾展厅与游客见面,但是为每一只海龟进行酒精擦洗、盾片与革质皮损坏修补、涂刷防腐剂和清油…… 一系列工序,任何一个环节修复师傅都不会疏忽。




让展品重新焕发生机,是博物馆使命的一部分。(突然升华)

附赠一张红海龟军团在老馆的集体照


学习!不择手段地学习!

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工作,一言以蔽之:

“与龙厮混,其乐无穷;与石厮混,其乐无穷;与人厮混,其乐无穷。”


嗯?与人?与什么人??



答:资阳人、柳江人、马坝人、蓝田猿人、尼安德特人……

<< 谨慎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整理古人类标本的时候,也许除了恐惧,我们更大的心态是好奇:

Ta是谁?是人还是猿?是男还是女?活了多少岁?Ta这一生经历了些什么?……


你看他们,

资阳人头骨化石,1951年发掘于四川省资阳县九曲河火车桥基旁。资阳人是中国发现的唯一早期真人类型,是旧石器晚期的真人类化石,是古人类发掘中唯一的女性,距今约3.5万 - 4万年。

马坝人头骨化石,1958年发掘于广东韶关市马坝镇西南三公里的狮子岩石灰岩溶洞内。马坝人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是直立人转化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距今12.95万 - 13.5万年。

至于柳江人,好像谁也不能说清他到底是生活在多少万年前的人类…… 数字在6.7万 - 22.7万年之间摇摆不定(学术界没吵出结果来)。

……

说不清,就要去学习,一直学到人类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不会停止。

而这,就是博物馆的意义。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E N D
PS:本文纯属娱乐,忙中偷闲博列位一笑,
博物馆工作还是非常严谨辛苦的。


撰稿 | 三  土
排版 | 三  土
摄影 | 张硬汉  林宗祺
审阅 | 潘东菁   刘  建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我








当你走到爬行动物展柜发现别的展位都有标本而赤链蛇不在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