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科技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Eleazar 上海华略智库
2024-09-03


作者:Eleazar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以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乡村振兴数字化已有了初步基础,但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对此,作者认为乡村振兴数字化的突破点应主要聚焦在数字化农业生产、数字化供应链、农业数字金融三大方面。一起来看!全文3074字,阅读约8分钟
感谢大会组委会对我的邀请,也很荣幸今天在这里结识各位新老朋友。今天给我的主题是“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以下就我粗浅的理解做些分享。


在谈“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前,我们谈一下我国农业数字化的背景。

一、我们是基于超大市场需求规模的农业数字化,而且这个需求端也正加速向数字销售、新零售等模式转型,我们的消费者需求要求更高,需求的痛点日益多元化,这是我国农业数字化的底盘。但要注意,这个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既有进口农产品和外资机构的冲击,也有本土产业资本、农业资本的参与,但整体人均收入的增长仍旧为我国农业数字化提供广阔丰富的市场。


二、我们是基于全球第一大工业制造国的农业数字化,制造业的科技含量、数字化水平也在加速提高,农业数字化即为工业数字化提供广阔的应用市场,同时也为我国制造业升级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以上可能是我国农业数字化较为有利的方面。

三、我国是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耕地相对有限的传统农业国。我们的农业数字化是在自然灾害频繁,在保障耕地红线、生态红线,基本保供前提下开展的农业数字化。也就是我们的农业数字化要面临相比美国大农场经济更复杂的基础环境,数字化的综合成本相对较高。

四、我们是基于特殊的乡村所有制结构的农业数字化。基层的利益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加之前30年我们房地产经济发展火爆,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不单单受到土地政策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从我们对全国调研的情况看,基本上存量改革难度较大,地方政府推进的动力不强,一般都是增量改革。

以上可能是制约我国农村数字化的主要方面。

我们看前期乡村振兴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利、交通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也有效带动了社会资本的参与。我们五年投入在乡村振兴方面的资金达到7万亿,到2027年预计超过10万亿。民营资本也积极参与,特别是在二产和三产方面。

可以这么讲,目前我国乡村振兴的产业底盘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乡村振兴数字化也有基础,但还没有产生颠覆性的乡村振兴产业巨头,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没有质的提高,二三产对一产的拉动和反哺作用还不明显。在这个整体环境下,数字化究竟在乡村振兴中扮演什么角色是要深入思考的。


以我的观点来看,乡村振兴数字化的突破点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数字化农业生产,这是核心。农业数字化可能面临和工业数字化同样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数字化”“数字化带来哪些收益”,也就是数字化的投入产出比,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数字化也是有风险的。精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数字化营销通路的农业产品是必经之路,可能不是所有农业品类都合适数字化的,这个需要仔细思考和研究。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助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市智能设施加快向乡村地区延伸,以数字化手段不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数字乡村、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发展。为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乡村全面振兴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在农业数字化生产方面,目前较为成熟的模式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农业生产。如在灌溉环节引入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物联网作物监测,根据作物生长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可以起到节水节肥的作用,减少灌溉成本;同时借助远程控制技术,节约人工成本。

又如,在设施农业场景,在大棚中配备高清摄像头、多类传感器、控制器和风机等设施,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数字化平台可以动态采集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微生物等环境参数,通过视频及时地掌握作物生长情况,建立对异常情况的预警系统;通过对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参数,对重要参数进行精准设置,科学地控制施肥,通过移动设备远程进行物理参数的调整操作,如控制阳光、温度等,起到节省肥料与节省人力投入的效果。


二是数字化供应链。农产品数字化产销模式离不开数字化供应链的支撑,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营销水平。数字化的供应链就是实现农产品交易全供应链的闭环,商家端、物流端、农产品供应端等多个端口对信息实现实时无差别化掌握,要实现全链路的人、车、货、场在线化,确保全过程的数字化,将农产品供应链在生产、加工、流通、零售等环节割裂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紧密连接。

另外,考虑到农产品流通对冷链的特殊需求,应加大数字技术与新零售、冷链的深度融合。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物流和零售等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溯源,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全方位可溯源的数字化管理,实现农产品流通与物流配送的一体化。

在数字化农业流通方面,电商、直播与线下乡村文旅的结合是近期发展的一个热点。

如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的桐庐县,具备“三通一达”等快递产业的核心资源优势。桐庐县将农产品的数字化流通作为重点突破口,已建成县级农业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全省首个数字农业产业园,建设乡镇快递中转仓6个、村级快递驿站181个,设立“邮乐购”农村电商服务站点460个,创成省级电商镇3个、电商村4个,提升改造“春江云渡”直播基地。

桐庐本土企业“安厨”联合阿里云建设覆盖生产管理、流通营销、行业监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将本地特色农产品、文旅产品、景点景区等实现线上场景的融合,开展线上预订、线上销售、线上体验等服务。

合肥、巢湖则是以电子商务为抓手,建设南瓜电商村,基于线上线下店铺建立创客中心,吸引年轻人在电子商务领域进行创业,并通过电子商务行业驱动农产品加工、生产和销售。为此政府为当地就业创业提供诸多保障措施,实现良性发展。

三是农业数字金融。数字产业和数字金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涉农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城市地区优秀金融科技实践成果在乡村应用推广。比如,开发行而有效且推广简单的农产品电商金融产品,满足电商最迫切的资金需求,将金融科技与农村电商相结合,加快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多样化与实用化;又如,开发资金规模设置灵活、操作申请简单快捷、惠及力度比较充分的金融产品,有效对接不同产品领域、规模总量与期限时效的农产品电商。

同时,运用卫星遥感、电子围栏、区块链等技术,动态监测农产品生产经营情况,完善信用评价模型和风险监控机制,实现基于农产品流通的级信用传递,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赋能农业供应链的资金流、 商流、物流深度融合。

对于农业产业,数字金融较为广泛的服务是信贷产品和“保险+期货”产品。两类产品相对成熟,市场供给较为充分,未来发展趋势是如何与数字技术的场景相结合。如福建工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推出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涉农信贷”贷款融资服务。

前期,福建省宁德市开展大规模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划清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将“三区”界限清晰化,以便确保渔排养殖设施价值的有据可查。


其次,对相关权利进行确权,有序发放海域滩涂养殖证,完成海域使用权、渔排等生产要素的确权、登记、抵押、流转等工作。福建工行借助宁德市获批创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契机,率先创新推出线下版“渔排养殖贷”。

但是,渔排等涉农场景融资面临诸多障碍,如偏远地区背景调查、融资授信缺乏有效数据支撑、贷后风险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等,特别是若干涉农企业存在无抵押物等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福建工行推出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涉农信贷”贷款融资服务。通过对卫星遥感影像的图像识别,实时掌握种植养殖面积、长势情况、作物品类等关键信息,降低涉农数据现场采集的成本。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涉农风险评价模型,基于农业生产经营数据、银行历史交易数据对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户持续开展信用风险评估和授信额度测算,有效提升银行涉农信贷风控水平。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适度超前的新基建投资将成为扩大内需的主力军【原创】群雄逐鹿:长三角最新生物医药政策大比拼
【原创】中美半导体之争,中国怎么突围?【原创】长三角是怎么锻造链主企业的?【原创】新产业、新动能:解码上海五大新城数字化转型“成绩单”【热文】新任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的招商引资方法论【热文】新任贵州省委书记徐麟,他讲述的中国令人震撼
【热文】后疫情时代,一定要改变的7种生活习惯【热文】黄奇帆:今后二三十年能够形成万亿美元级别的五大件【热文】毛泽东是怎样读书的?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