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舒茨-皮尔士-索绪尔,整一块玩玩!

高行云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 2019-09-03

(芬)里斯托·海斯卡拉,《迈向语义学的社会学:对符号学、语义学与现象学社会学的整合》,《社会科学情报》,201453卷第1期。

 

Heiskala, Risto.“Toward Semiotic Sociology: A Synthesis of Semiology, Semiotics and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53, no. 1 (March1, 2014): 35–53. doi:10.1177/0539018413509434.

【我对SemiologySemiotics的区分翻译不懂。若有误,请复我。】

 

这是一次“野心”的尝试。

芬兰坦佩雷大学的里斯托·海斯卡拉教授把索绪尔、皮尔士和胡塞尔/舒茨放在一块讲。本文将介绍,作者将索绪尔与皮尔干的衔接部分。

 

作者认为,把绪尔和胡塞尔放到一块讲的,有德里达,而作者自己之前已经尝试将索绪尔与皮尔士作了整合尝试,而目前还没有文献将皮尔士与舒茨放到一块讲,那么“我”就把三个人都一起整合试试吧。

 

从索绪尔这一派讲起,自索绪尔以降,结构主义的发展史,以索绪尔的奠基之功,及其后世的“七宗罪”及其赎罪为发展历程。

 

首先,索绪尔以能指—所指,通过差异(differences)和对立(oppositions)的区分原则,建构了一个语言学的“社区”样态。这个样态内部的流动是由两对关系运载:联想关系(Associative relation)和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实现。前者是以缺位(absence)得到语义值的界定,例如“我使用叉子”,我而不是“他”,正是“他”(以及更多种种)的缺位,使得“我”得到“我”的语义值。而后者,是在一个序列中得到相关定义,比如“叉子”因“我使用”而得到定义。

 

索绪尔这样的基础知识演变成后来人发展成“结构”的“七宗罪”:

1. 结构是闭合的符码(Structures are understood to be closed codes);

2. 联想关系被重新诠释为“聚合关系”,意指有一定有限数的元素;

3. 组合关系被结构主义放弃了;

4. 结构中的诸元素是二分的;

5. 不仅二分,而且有层级;

6. 结构是无意识的(unconscious);

7. 结构是普世的(universal

 

但是,这样的七宗罪带来的后果,它无法解释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已编码的诸意义的情境化的创意使用(the situationally creative use of codedmeanings)。为了解决带来的问题,以及结构概念发展的七宗罪,作者开始引入了皮尔士,建立起这样关系:左列为索绪尔,右列为皮尔士概念

the signifier = representamen

能指=表现体

the signified = object

所指=对象

the articulation of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interpretant

对能指与所指的衔接=解释

 

关键要点在于,作者把索绪尔的能指——所指二分,改变为能指—衔接—所指的三分法,并用“解释”来标定这个“衔接”。由此,以“文化”概念为例,作者便认为,其实是这样一种结构——流动的诸解释中不断再衔接的诸符号关系。(a structure of sign-relations is constantlyrearticulated in the flow of interpretants.)。

 

如此一来,不仅结构的变迁,因“衔接”而获得了时间性,同时由于“解释”要依赖于实用主义下的行动者,又为现象学社会学的引用开拓了道路。欲知再如何接上胡塞尔/舒茨,请翻到原文的最后一个公式:

 

索绪尔=皮尔士=胡塞尔/舒茨

衔接=解释=意图性行动

articulation = interpretant = intentional act

【经理催稿子了,赶快停笔正经起来。。。】

 

关联文献:

索绪尔=皮尔士=胡塞尔/舒茨文献,不赘。

德里达两本,连接胡塞尔与索绪尔:

DerridaJ (1974 [1967]) Of Grammatology. Baltimore, MD/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Derrida J (1978 [1962])
Edmund Husserl’s ‘The Origin ofGeometry’: An introduction. Stony Brook, NY: Nicolas Hays.

作者里斯托·海斯卡拉的先有作品三本:

HeiskalaR (2001) Theorizing power: Weber, Parsons, Foucault and neostructuralism. SocialScience Information 40(2): 241–264.
—— (2003) Societyas Semiosis: Neostructuralist theo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Frankfurtam-Main/New York, NY: Peter Lang.
—— (2011) The meaning ofmeaning in sociology: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Alfred Schutz’ssociology. Journal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41(3): 231–246.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8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