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头条!《中国石窟寺遗产特征研究》出版


新书发布


近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总工程师、文物旅游处处长陈昀主编的《中国石窟寺遗产特征研究》一书出版。该书的出版契合了当下加强石窟寺保护的大背景,作者在收集、分析、整理了大量资料和数据之后,将全书分为5章,展现了石窟寺文物资源的规模与数量关系,研究了石窟寺在价值、时代和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关联性、规律性,分析了石窟类文物病害及成因,总结了石窟寺保护方法和措施。

《中国石窟寺遗产特征研究》封面


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3世纪,盛于5至8世纪,16世纪及其以后仍有少量营建。石窟寺本土化后,也有少量的道教或其他题材石窟寺开凿。融合多种文化要素的中国石窟寺艺术是自然环境与中华民族创造力的共同结晶,具有历史性、文化性,是实物和精神等表现形式的重要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石窟寺的分布图


中国石窟寺文化分区图


中国石窟寺“一带一片”分布特征分析图

亮点推介


壹 时代分布研究成亮点

石窟寺时代分布特征研究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作者提出了中国石窟寺开凿时间早、分布区域广、时代跨度广、持续时间长、开凿时间集中、出现三次高峰等时代分布特征。

国保石窟寺创建年代统计折线图


贰 研究成果填补空白


作者提炼出的石窟寺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石窟寺的演进的结论,弥补了学界之前研究成果中相关方面的空白。


叁 研究融合多个学科视角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大意义。这本书从多个学科视角,系统梳理和研究了石窟寺的文化和保护特征,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尤其第五章的石窟寺保护特征研究体现了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综合的学术背景。该章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结合,体现了石窟寺保护是人文科学指导下的实践科学,是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基础上的保护理念。


肆 两大院长作序


单霁翔院长和杭侃院长为该书写的序言节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认为:“《中国石窟寺遗产特征研究》这本书,充分利用相关数据,通过对文物保护规划、工程设计等资料的研究,整体性地总结了中国的石窟寺资源、价值、遗产构成、分区、保护等特征,这些特征对于我们总体认识石窟寺,推进我们的石窟寺保护和研究工作是很有必的。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评价道:“这本书从多个学科视角,系统梳理和研究了石窟寺的文化和保护特征,所以我向石窟寺保护者、管理者和爱好者推荐这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另外,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也为本书书写题签。

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书写题签




中博艺廊优惠价点击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博艺廊Museum Shop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