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一年,种子可能在萌发

弱德 昆仑群玉 2024-01-09


又到了不得不动笔的时候了。

记得2010年8月初入网师,便写了我的阅读史《听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梳理了自己25年的阅读生命。接着便是琐事缠身,选了课未提交过关作业,未提交年度叙事,被清理出网师。2012年初,时隔一年,我再次申请加入网师,获通过,当时提交的阅读史里,加上了2011年的年度叙事《破茧未成蝶,静待岁月》。打这以后,吃一堑长一智,每学期按时选课,提交过关作业;每年提交年度叙事,2012年的年度叙事是《沉沦时,给自己留一缕光》,2013年的年度叙事是《又是一年庸碌》,2014年的年度叙事是《强自挣扎又一年》。如此这般,无论怎样,竭尽全力完成网师的底线要求,便在网师中混到如今。

细细想来,心中不觉惶恐,神魂不安。要是打2010年算起,这是第六次写年度叙事了(阅读史算上的话)。2010年,那年,我24岁,刚刚本科毕业,开始教高中语文。今年,2016年,我30岁,教高中语文已是小六年,带了两届高三,目前教的高二的这波娃娃,是我的第三届学生。感慨时光太匆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么些年,网师由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变成了南明教育网络师范学院,中间的波澜起伏,常年混迹网师的老人们自然是明明白白。这么些年,我工作上慢慢站稳脚跟,学习上慢慢提升,情感上从无到有,身体上好好坏坏,个中也是一把辛酸泪,难与他人诉说。然,所有的艰辛,虽未必都开出幸福的花儿,但,作为一种力量,总会在我们心中蓄积,使我们在面对这时而冰冷,时而温暖的世界时,能够从容淡泊,云淡风轻。


对于阅读,有一种惭愧

今年,在阅读上,是一个荒年。

今年,在纸质书的阅读上,可能是近些年来最为糟糕的一年,满打满算,全部读完的,也就是八本,心下里,着实羞愧。


2015年3月22日,《薛老师讲中国故事》,薛瑞萍著,新世界出版社,读毕。薛瑞萍师,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年,我教育生涯中最无奈,最颓废的那段岁月,是薛瑞萍师的文字,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这次,又读薛瑞萍师的文字,感觉棒棒哒,如春日的第一股暖风,夏日的第一丝清凉,秋日的第一片斑斓,冬日的第一缕暖阳,唤起了我心中,对美的向往。中国故事,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根,如母亲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生命中最原始、最纯真的那段岁月。那时,我们还小,总觉得世界那么大;那时,我们还幼稚,总会有稀奇古怪的想法;那时,我们还有梦,还能够做梦,总想着,有一天,能跟鱼儿一起游,能跟鸟儿一起飞,能在白云里打滚儿,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看一看,笑得像个傻瓜。而如今,我们长大了,那些幼稚跟纯真都没了,只剩一地鸡毛,满脸沧桑。透过薛瑞萍师的文字,再回到那段童稚时光,感觉真的很好。


2015年4月1日,《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白落梅著,云南人民出版社,读毕。对于仓央嘉措的诗,最深得我心的一句,便是“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情爱,真的很矛盾。深陷情爱的人,总是会患得患失,笑得放肆,哭得大声。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粉红色的年纪,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曾住过一个终生难舍的可人儿,只不过,幸运的,便是海枯石烂,地老天荒,不幸的,便是悲悲切切,成了回忆里的一声叹息,一抹无奈。仓央嘉措的情爱,因了他达赖喇嘛的身份,更是渲染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在这本书里,跟着白落梅,陪着仓央嘉措,一起在红尘中炼心。


2015年6月13日,《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著,陈建铭译,译林出版社,读毕。书中,有一枚漂亮的藏书票,是一名少女,坐在开满了花儿的藤蔓下面,底下,三行英文,总是能勾起我心中的点点涟漪:

If you happen to passby

84 Charing Cross Road,

Kiss it for me!I owe it so much.

大概翻译一下,就是:“如果你恰巧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为我亲吻它!我欠它甚多。”一个爱书人与一间书店,一段故事,让心暖暖。


2015年8月20日,《古典诗歌吟诵九讲》,叶嘉莹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读毕。对于叶嘉莹先生,心中有无限敬意。先生偌大年纪,尚且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奔波操劳,其情可谓感天动地。特别喜欢先生讲演稿一类的作品,娓娓道来,不知不觉间,便被带入诗词的国度,领略其中的风花雪月,爱恨情仇,真是美不胜收。对于吟诵,心向往之。看薛瑞萍师的吟诵课实录,那潇洒不羁,那神完气足,让人心下折服。于是,便打算多读一点儿跟吟诵有关的书,便有了与此书的缘分。看书后所附光盘中叶嘉莹先生的吟诵示范,细腻的情感尽寓于声调之中,心,静了,忽然之间,明了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对于吟诵,内涵已有领会,形式的东西尚需学习,只能留待日后。


2015年8月25日,《目送》,龙应台著,三联书店出版社,读毕。这本书,写得真棒。记得去年,读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走》,便被她的文字打动。这次,读《目送》,仍旧不时地被打动。慢慢地,便悟了,最动人心的文字,便是如水的文字,最动人心的事情,便是日常里的家长里短。《目送》里,有龙应台的爸爸妈妈,有龙应台的乖宝宝,一家三代的日常,被写成了文字,便让我们觉得,生活,真美。读这本书,便觉得在读我自己,对于如何做子女,如何做父母,有了一点点的明了。我们的孩子们,现在,正在为人子女,将来,也会为人父母,对于他们,这本书,应该会有一点儿不一样的意义。所以,这本书,被我选作了我的新高二的班级共读书。孩子们每晚读一篇,第二天课堂上,我花五分钟讲一篇,就这样,我跟孩子们共同编织,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对于班级共读,目前看,我的形式还是过于简单,局限于孩子们读,我讲,慢慢来,下个学期,争取花样再多一些。


2015年8月26日,《说文段注指例》,吕景先编述,河南人民出版社,读毕。可以说,这本书,是我本年度读完的最为专业的书籍。老先生们,真的是能吃苦,会啃读。这是我所难以企及的。文言,竖排,读的过程真的会有苦不堪言的感觉。然读过,便觉获益良多。对于为学之道,为学之法,有了一种更为直观的了解。


2015年8月30日,《顾随讲<诗经>》,叶嘉莹、刘在昭笔记,顾之京、高献红整理,河北教育出版社,读毕。这本书,也是专业性较强。真得佩服老先生们的学问,可谓学究天人。将中西方的文艺理论运用得炉火纯青,将文字、音韵、训诂融为一体,读了,真是大开眼界。读了先生的,再看看自己对《诗经》的解读,浅薄鄙陋,不值一提。


2016年1月7日,《泰戈尔诗选》,泰戈尔著,冰心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读毕。此书,是高二上我与孩子们的第二本共读书,接的是《目送》的断档。孩子们尚余《吉檀迦利》未读,我则是全部读完。这本书,处理得较《目送》仓促。一般是让孩子们每晚读三十页,第二天课堂上,我挑我感兴趣的点,给孩子们讲上一讲。对于泰戈尔的作品,这样系统地读,对我来说,是第一回。真的是个伟大的诗人,文字中,不仅仅有优美,还有壮美,不仅仅有感性,还有哲思。细细品,慢慢读,好多关于人生的东西,都能够让我们有所开悟,真的是很棒的诗人。


整本的纸质书,本年度读完了的就是上面的那些,当然,还会有电子小说喽。不得不说,对于网络玄幻仙侠,真的是爱得不要不要的。在不读纸质书的那些时光中,这类小说陪我度过寂寞。这类小说,很难说它们有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但是打发日子,不费脑子,缓解疲劳,倒是棒棒哒。本年度读过的,大概有:《天醒之路》(蝴蝶蓝)、《奥术神座》(爱潜水的乌贼)、《天域苍穹》(风凌天下)、《雪中悍刀行》(烽火戏诸侯)、《戮仙》(萧鼎)、《择天记》(猫腻)、《造神》(苍天白鹤)、《拔魔》(冰临神下)、《焚天之怒》(妖夜)、《星河至圣》(作死的螃蟹)、《武魂弑天》(铁手追命)、《从前有座灵剑山》(国王陛下)、《异世灵武天下》(禹枫),共十三部。如果你现在问我哪部的情节有啥,我肯定不知道,不过若是给我情节,我倒是知道我有没有读过。这类书,读过,便会忘记,但读的时候,真的是如痴如醉。希望以后在这类书上耗费的时间能够少一些,若想读小说,拿纸质的来读。至于能否做到,要看明年的年度叙事了,一笑。


微信阅读,在本年度的电子阅读中,也占有不少份额。我订阅的公众号里,全部要读的有:干国祥、魏智渊、教育新学志;大部分要读的有:人民教育、中图网;部分要读的有:人民网、语文湿地、大青海网、爱西宁社区、西宁市海湖中学;余下的,也就是浏览一下目录,特别感兴趣的读一读。再一个,就是朋友圈中好友分享的鸡汤文,也是读了很多很多。读的时间,主要是下午下班的公交车上。因为上班的地方离住的地方比较远,公交车上要坐小一个钟头,这段时光,主要是微信陪我度过。


尚需一提的电子阅读,就是对网师“每日一诗”的阅读。今年,“每日一诗”主要是《宋词三百首》,我不敢说每一天都有读,但是读了百分之八九十,还是没有问题的。读的时间和地点,主要是早上上班的公交车上,早上车少,公交行驶得较快,但也得四十分钟,这段时间,就是“每日一诗”陪我度过。


此外,上一年度留下的未读完的书和本年度留下的未读完的书,也有不少。约略来说,上一年度留下来的有:《杨树达诞辰百周年纪念集》(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编)、《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白落梅)、《反切概说》(林序达)、《训诂学》(王宁主编)、《音韵学教程》(第三版)(唐作藩)、《思维与语言》(列夫·维果茨基著、李维译)、《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基础汉字形义释源——<说文>部首今读本义》(修订本)(邹晓丽)、《修辞与逻辑——语文知识电视讲座》(广播出版社);本年度留下来的有:《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许嘉璐)、《吟诵课》(薛瑞萍)、《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王栋生)、《不写作,枉为人——潘新和语文学术随笔》(潘新和)、《老庄语冰录》(胡安良)、《幽默话语学》(胡安良)、《考信录——文言诗文备课札记》(陆精康)。未来的一年,尽量不开新书,先将这些“老书”读完。至于最终结果如何,那就留待下回分晓好了。


对于工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上半年,带两个高三毕业班,一文一理科,高考成绩不能说好,可也不能说不好,只能说还可以。文科班是几个班里最高的,理科班是几个班里最低的,这个结果,有点儿出乎意料,尤其是理科班。只能说,人事已尽,天命如此。

下半年,本想到高一,好好地带一轮,天不从人愿,高一没去成,带了高二的一文一理。理科班还好,文科班就是一通头大。好在文科班的班主任老师特别支持工作,半年下来,总算是略有起色。

课堂教学,按部就班。要说跟上两届的不同,主要有三点。

一点,就是文言文教学,基本能够做到两手一背,张嘴就来。不需要教案课本,所有的点都放到了脑子里,课堂上,能够将绝大部分精力用于观察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进行调整。

另一点,就是读书。第一届学生,没有大力推动读书。第二届学生,在读书上可谓不遗余力。旁批,把书读给爸妈听,虽说出力颇大,但收效较小,当然,这个收效,指的是能够在成绩上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到这一届,换了个读法,班级共读。就是孩子们前一晚读,第二天课堂上我讲。效果还不错。在阅读理解题和作文上,都能有所收效。目前读完的有《目送》(龙应台),留了个小尾巴的有《泰戈尔诗选》(泰戈尔)。下个学期开头,《泰戈尔诗选》就可以结束。高二下学期和高三上学期,确定了三本共读书:《诗论》(朱光潜)、《美的历程》(李泽厚)、《古文观止》。对于共读的形式,想再多元一些,具体怎么做,还没想好,就留待下一次的年度叙事再说吧。

第三点不同,主要体现在作文教学上。鉴于我们的学生底子薄,能力有限,故作文,主要是写段子,整篇文章的写作,暂不涉及。学了一课,就积累一课的课内作文素材,看看别人在高考中是如何运用这一素材的(我自己给学生编印了《高考作文素材运用》的小册子,主要内容是课内素材在高考优秀作文中的运用,材料的来源主要是近五六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再给孩子们一个主题,让孩子们围绕这一主题,运用这一素材,采用跟别人相似的手法,写一段子,五分钟一百字,十分钟两百字。高二上学期,孩子们写了25个段子,效果还不错。

至于获奖情况,约略做个说明。上半年,市教育局举办的征文比赛中,我带的孩子获得一等奖,我自己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9月份,我获得“校级优秀教师”称号;年底,市教科所举办的教育叙事征文比赛中,我获得一等奖。本年度,获奖情况,主要如上。


网师学习,有了新的突破

混迹网师这么些年,头一回有了过关的课程,那就是上半年的“静悄悄的革命”课程。刚知道自己过关的消息时,心里那叫一个美,心花怒放,整个人都酥了,太兴奋了。下半年,选了“从学习到教学——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课程,限于时间、精力、身体等诸多情况,没能够好好参与其中,希望3月份,本课程的下半学期,能够做得好一些。

虽然多病,虽然时间精力有限,下半年,还是做了一回“每日一诗”,解读了吴文英的七首词,时间是从2015年12月4日至2015年12月10日。每次做“每日一诗”,总是快乐与痛苦并存,幸福与苦恼并行。由于自己排版方面的粗疏大意,给明镜老师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心下特别的过意不去,很是不好意思。


其余的碎碎杂杂

本年度,身体状况总体来说,还算可以。慢性阑尾炎虽时有发作,但基本都得到控制,只要吃中药液和中药丸就好了,唯一一次没控制住,就是在做“每日一诗”之前的一周,打了七天点滴,但跟上一年度的二十多天比起来,已经是好得多了。咽炎、感冒等小病虽有侵扰,但吃点药也就扛过去了。

本年度,我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学习也是颇为辛苦。上半年课程较多,下半年稍微好些,但所学课程,难度较大,也着实费了一番脑力。

虽然身体偶有抱恙,学习压力较大,但是托了领导的福,托了同事的福,教育教学工作还算是顺风顺水,未曾请过一次假,本年度全勤。

对于电视,接触极少,要看,也是CCTV11频道。戏曲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要是我能够稍微闲一些,我一定到兰州报个京剧培训班(西宁好像没有),也下水唱上一唱。网络综艺节目追了《奇葩说》,电视剧追了《琅琊榜》,其它,再没有什么了。

本年度,没有外出旅游,暑假我爹跟我外甥女来青海,陪他们在青海本地转了几圈。特别想去苏杭,若是正月里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本年度,去影院看了好多场电影,跟同学在周边转了好多圈,算是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里的一抹亮色吧。

本年度,基本没有访友,很少跟老朋友联系。上了一天班或上了一天学,整个人就跟死狗一样,一句话都不想说,好像所有的话,都跟学生们说了。到周六,什么都不想干,就想躺着挺尸,一躺便是一天,醒了看两眼网络小说,瞌睡了就沉沉睡去。到周日,收拾一下自己,准备一下下周工作,看两眼书,写几笔作业,一天,算是又过去了。

一年又一年,又将是一年的春天,我三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不就深层次的立思想来谈,单说浅层次的立家而论,也该提上日程。本年度虽然无甚光彩照人之处,然这种平平淡淡,一点点苦涩,一丢丢幸福,不正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嘛。在这种平淡中,我日渐枯死的心好像又慢慢活了过来。慢慢地,竟然有了一丝悸动,一点激动。我好像又回到了我的二十岁,好多想法在涌现,二十岁时有的那种渴望突破,谋求改变,不安分,多躁动的思想,又回到了我三十岁的躯体之上。我觉得自己,痴长了十年,空白了十年。

我不知道我最终能否迈出那一步,或者说是哪一步,但我觉得,心中的一粒种子,好像在萌发。

就此罢笔。

2016年1月29日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