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日子里沉潜 ——2020春夏课程规划

昆仑雅君 昆仑群玉 2024-01-09


摸爬滚打一个学期,当尝试“知行合一”的时候,才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如何实现班级真正的民主,如何实现学科课程与道德人格发展的完美契合,如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实现学科课程自身的深度与广度等都是我所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这个学期,还将困扰我,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在日子里沉潜,我们就可以不断澄清,不断抵达。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意味着历史的书写从这里开始,是不断朝向完美的旅程。这段旅程,意味着自我超越。

二、MVVSS分析——我(我们)要到哪里去,如何去(再次审视,心中盘算,暂定中学阶段不变)

 

我的MVVSS分析,是从教室守护者与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视角进行的。

 

在我看来,使命、价值观、愿景、战略,是教室中所有教师共有的,而方案,则各不相同,不同学科教师的方案不同。

 

MVVSS分析本来是一种商业思路,商业,或提供服务,或提供商品,不论服务还是商品,都是被动的,是没有独立人格,没有主动性的。但教育不同,教育的产品是人,或者说,教育是让人成为人,而人是有主动性的,故而,本应只是服务提供者或商品生产者所关注的使命、价值观、愿景,教室中的孩子,也是应该具有的,并且要与教室教师的高度一致,只有这样,一间教室,才会围绕在伟大事物周围,有精气神,鲜活生动。

 

所以,基于愿景而制定的战略,孩子也应明明白白并主动参与其中。至于行动方案,则教室中的每个人(不同的学科教师,每一个孩子),各不相同。

 

使命,是肩膀上的担子(偏外),是一群人,身上肩负的崇高。“做最中国的教育”,这是我们贞元的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这是我,一间教室守护者与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使命。经过讨论,这些,也将成为教室里所有人的使命。

 

价值观,是一个有光的生命体在求索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不变的原则和信念(偏内)。“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是贞元的价值观,是属于儒家的坚守;“每个个体,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珍奇”,这,是我的,它是压缩了时空的价值观,不分时空,宗教般的信。我相信,经过讨论与澄清,这些,将会成为教室里所有人的价值观。

 

愿景,是灯塔,是星辰大海,是希望看到的情景,是未来情景的意象描绘,是一个团体,经过共同生活,不断讨论澄清,共同形成的,它可以引导与激励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在不确定不稳定的环境中,在面对混沌状态中能有所坚持,斗志昂扬,稳步向前。“以学习为中心,超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二元对立困局,创造既自由活泼又充满挑战性与成就感的现代国际教育”,是贞元的愿景;“成为专业化的语文教师,成为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者”,是中语组的愿景;“缔造完美教室,每位少年都如其所是,卓然而立”,这是我所期待的教室的愿景,是这间教室,在中学阶段结束时,我希望所能抵达之处,也是我希望经过教室里所有人的共同参与,讨论澄清,可以明确的愿景,并为之努力。

 

战略,是以使命与价值观为基石,为了实现愿景而制定的,是通往灯塔的航路,是抵达星辰大海的天梯。作为一名教室守护者,“缔造完美教室,每位少年都如其所是,卓然而立”,是我所希望守护的教室的愿景。依着这个愿景,便有了战略地图。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名教室守护者,要落实这份战略地图,便需要行动方案。航路有了,天梯有了,如何走路,如何攀登,便是方案。方案,让战略地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行动方案

扎根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传统文化、课程与教学论的土壤中做与生命有关的教育与研究;

参与创造并实施“以读写为核心,以研究与审辩为方式,以生命为指归”的中学语文课程系统;

自己有光彩,与世界良性互动,并帮助每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体绽放光彩。

 

此方案,只是一个概括性的方案,是整个中学阶段的方案,要继续追问,“何以可能”,这样,才会出现大量细则,才会成为一个详细的行动计划,才可以真正起航,向灯塔进发,才可以真正攀登,奔赴星辰大海,万里长征,迈开了第一步。

 

三、七(下)课程计划

 

下面,我以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具体谈,如何在七(下),具体实施行动方案。

 

(一)学习成长维度

 


(二)内部流程维度

 

学情分析(略)

 

1、部编教材,稳扎稳打

 

部编教材的学习,着眼于孩子语文素养的提升,这种提升,在我的理解中,得是切实有效的,得是肉眼可见的。

 

部编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

 

对于人文主题,我的理解是首先要经由文字去探讨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表达这种东西?之后,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只有去探索每篇文章与我的关系,与我精神发育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文主题”。

 

对于语文要素,在我的理解里,作为教者,脑海中,要有一个以儿童的认知能力为中心的语文要素学习的螺旋上升模型,清楚什么阶段,对于大多数儿童,应该抵达怎样的层级。当然,这是困难的,离不开对学科本体的领会,离不开对儿童心理学的领会,我们以日以年去读与学科本体有关的书籍,去读心理学,去与孩子相互驯养,去教孩子,所求,便是不断去抵达这种境界。

 

这种境界是困难的,需要以日以年,但是我们当下可以努力做到的,便是对教材内所谈“语文要素”如何组织安排以及为何组织安排于不同学段,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情景关系”(广义,含景物的象征与隐喻),七(上)第一单元“四季美景”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侧重点在于朗诵,将理解读出来,将景中之情读出来,将美感读出来,教材要求的基本能力点便达到了;七(下)第五单元,谈托物言志,但从教材所给出的篇目《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未选择的路》《古代诗歌五首》来看,所言之“物”,多为“景物”,所以,这里,“托景物言志意”,景物便有了象征意味;八(上)第三单元“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一个文言单元,谈“情景”,在我的理解里,核心要点,仍然是诵读,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美感,与七(上)第一单元联系起来看,便有一个螺旋上升,现代文至文言文,文本本身难度升高,到第四单元,涉及写景抒情散文、托物言志散文《昆明的雨》和《白杨礼赞》,又是对七年级“情景”现代文选篇的呼应,一篇侧重“情景”,一篇侧重“物志”,文本本身难度上升,实现新的螺旋上升;八(下)第三单元文言单元,涉及《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诗经二首》,同样写景,文本难度上升,景物在含情的基础上,带有了某种隐喻与象征的味道,较八(上),螺旋上升,八(下)第五单元,“游记单元”,《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到了写景文的更高层级,在阅读一般“情景文”能力的基础上,引入实用性文体“游记”的阅读,有了由一般到特殊的螺旋上升;九(上)第三单元文言文单元,《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仍然是“情景”,但这个“情”,则更为深邃,所揭示的,已经是中国文化本源的一些东西。

 

这种梳理,作为教者,得心中有数,不能盲人摸象,摸到哪里算哪里。

 

当我这样来谈“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时,有割裂的嫌疑,要知道,“语文核心素养”是以整全的方式与孩子进行连接交互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也不是分开起作用,这样谈,只是“分解说”罢了。

 

写人,我们在七(上)已经接触过了。七(上)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所侧重的是童稚阶段、学习阶段的人;七(上)第四单元《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所侧重的是思考人生意义的人,反省生命状态的人;七(上)第五单元《猫》《动物笑谈》《狼》,侧重的是与动物交互中的人的思考与反省,是关系中的人。七(下)第一单元的人,是杰出人物,是国家的脊梁,是国士无双,探究他们的精神世界,便是我们寻找自我镜像的过程,所指向的,是在当下的状况中,我当何为。

 

当我们真正走进这些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精神深处,有着浓浓的“家国”烙印,这样,便是七(下)第二单元“家国情怀”。具体到这个单元,这里的“家国情怀”,所指向的,是“爱党爱家爱国”

 

第三单元,“小人物”单元,也就是普通人的故事。“普通人”可以“不普通”,是这个单元,我们需要探究的点。

 

前三单元,核心语文能力是“精读”。

 

第四单元,“中华美德”,仍然聚焦生命的闪光点,是“平凡”中的“不平凡”。这个单元,核心语文能力是“略读”。

 

第五单元,“情景”单元(广义,含景物的象征与隐喻),人文主题是人生感悟,语文能力是学习“托物言志”。

 

第六单元,“探险与科幻”,人文主题仍旧立足于对探险者精神世界的触摸,语文能力则是“浏览”。

 

当我们这样梳理完部编版七(下)教材时,我们发现,教材的选文,大多关涉孩子们的精神发展发育。如果我们能够将教材落实好,孩子们可以慢慢立起来,在找寻自身生命方向之路上走得更远,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更是不在话下。

 

2、《世说新语》,直抵生命

 

当我真的要将“魏晋那群人”带给孩子们的时候,我的心里,复杂莫名。

 

这个课程,我曾听红云老师上过,自己也上过部分,那些具体的人事,好多都已忘怀,但是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那群人的“痛苦与纠结”,却深深地烙印在心。

 

一个个觉醒的生命,在那个世界,那个复杂的甚或朝不保夕的世界,或“由己”或“不由己”,归根结底是“由己”也就是“由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承担后果,承担那个可能是毁灭的后果。一个个生命的悲剧中,所彰显的,是生命的崇高,是人之为人的高贵。

 

《世说新语》课程,大致以“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渡江名士”“江左名士”为线索,与孩子们或详或略探讨二十余人的精神世界,每个人,都是一座精神富矿。在探讨中,希望可以带着孩子们进行自居,帮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当下自己的精神世界。

 

3、晨诵,与生命共舞

 

最美好的晨诵感觉,时有闪现,但始终未能稳定住。这个学期,希望可以慢慢找感觉,找到与孩子们交互的最优互动方式,真正实现晨诵的美好。

 

《诗经》晨诵,完全完结,尚需一月时光。其实,动过暂停的念头,但是,因了网上授课,在旧章与新篇的平衡中,我选择了旧章。再拱一拱,备不住,有惊喜。

 

落花诗,关涉的是生命本身,面对必然凋零的生命,我们如何做,如何看。刚好,上完《诗经》接落花,刚好是花开花落时节,也应景。

 

“《古诗十九首》所写的感情基本上有三类:离别的感情、失意的感情、忧虑人生无常的感情”(叶嘉莹)。这些诗,朴质幽微,可以与当下的生命相契合,读罢,所留下的,是言我所欲言而不能言之慨叹,心中郁积,一抒而尽。

 

“雄哉魏太祖——曹诗专题”,则是《三国志·曹操》的配套晨诵,关涉曹操之文,曹操所写之诗,展现一个血肉丰满的曹操,深度触摸曹操的精神世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又会受到怎样的触动呢?

 

4、电影,生命的可能性

    

电影课程,暂定一部,《肖申克的救赎》,我想讨论“希望”“自由”,但还没想好。中间,有可能增加。

 

5、名著,存在的揭示

 

《朝花夕拾》和《西游记》是上个学期的欠债,《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是这个学期的内容。书,孩子们基本都读过,只是课堂讨论,尚未进行。这个部分,我左思右想,不想放弃,还是努努力,万一讨论成了呢?

 

(三)学生维度

 

学期结束,我大睡了近一周,白天黑夜,天昏地暗,之后,慢慢清醒,我跟红云老师戏称:死去,活来。

 

当真正从孩子堆里抽身出来,再审视我上个学期的工作,光辉灿烂处有,败笔曲折处亦有。

 

七(上),大量工作用于与孩子的1V1,尤其对特别孩子,更是不惜力。与人打交道,深深浅浅,进进退退,耗神费力,不足为外人道。(孩子的情况分析略)在我的理解里,对于这样的班级,母性之爱可以多一些,没有办法的时候,不乱作为,用爱维持现状,可能更好。

 

当我跳出情境,再审视我七(上)的行为,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度的把握,不够好,很多时候,我越界了,在某些当口,我的行为已近偏向亲子关系,而非师生关系。

 

这样的关系,好处在于实现了很多孩子的疗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孩子们的可能性,没有以我的眼光与格局将孩子们格式化,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就是当我强调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性(我的常用语之一,就是“我们的尺码相同就是尺码不同”),强调每个人的无限可能性的同时,忽视了作为团体的独一无二性的建构,以及这种独一无二性与周围世界的良性互动。这样,单看每个孩子,好像变化蛮大,特色鲜明,但是作为集体,在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此外,这种关系,导致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孩子们的“看人下菜碟”(中性词),也就是说,我在与不在两个样,我的课与别的任课老师的课两个样,越往后,越明显。

 

七(下),就我自身与孩子们的交互而言,要守好边界,不断与孩子们讨论,澄清各自的边界。在我的理解里,边界意识,是行为得体的核心。

 

同时,在班级社群建设方面着力,不断讨论澄清在群体中,各个主体的行为规范与互动方式,不断提出新议题,围绕共同议题,分工协作,在解决问题中,培育发展较为一致的社群精神,既要群龙无首,又要勠力同心。

 

(四)教育伙伴维度

 

对于周托生而言,家长们与孩子通话交流较少,仍然采用“每日视频播报”的方式,每日群发小视频,以视频为纽带,连接家校。对于视频质量,与孩子们讨论协商,就质量指标,达成更细致的共识。

 

对于日托生而言,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适时适当与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

 

就我自身来说,开放度要更大一些,发动我的教育伙伴,依靠我的教育伙伴,群策群力,聚焦问题解决。

 

班级微信的形式要丰富,既展示孩子们的学科成就,也展示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微信,不只是展示,是孩子们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工具,也是与社会互动,发出声音,传递希望的主阵地。

 

七(下),我们出发!

 

我们终将成为昆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