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之“治”

程正龙 重庆瞭望 2023-10-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上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
时间倒回到15年前,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长江在重庆域内流经18个区县,干线流经里程约691公里。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既是重庆践行“两山论”的重要举措,也是担起“上游责任”的题中之义。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上游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其后,他在中游的武汉和下游的南京,主持召开两次座谈会,一以贯之推进长江经济带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重庆之“治”,不局限于治水,更是突出重庆特色,坚持系统思维,一体推进治气、治土、治废、治山、治水、治岸、治城、治乡、治塑,统筹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努力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囊括9个“治”的重庆之“治”,是重庆迭代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系,以系统观念和数字化变革手段,深入推进生态环保整体智治的新思路、新要求
长江三峡巫峡段风景秀美。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这是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关系全局、关系长远、关系根本。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在以往的环境污染治理中,一些地方政府常常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特别是当相关职责和工作出现交叉时,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心态,总喜欢“打太极”“踢皮球”,遇事能推则推、能躲则躲、能拖则拖,导致治理不尽如人意。 究其根本,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多个利益主体,需要统筹协调,找到最大公约数。同时,生态环境治理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才能收到效果。 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考验的是发展眼光和协同能力 一方面,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需要在发展中把问题解决好,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边污染边治理的歧路,更不能走污染了不治理的死路,必须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比如,位于北碚区的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因生态遭到局部破坏,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名”。随后,重庆迅速以铁腕“治山”,狠抓问题整改,打好“拆违治乱”战;做好生态搬迁,打好“生态减负”战;同步修复生态,打好“环境整治”战。同时,提升山上、山下环境品质;聚焦做好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三篇文章,推动产业发展;深入开展林长制试点,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强化长效监管,为中心城区“四山”保护提升提供了范本。
前不久,“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案例被重庆市委主题教育办采纳,成为全市唯一进行推广宣传的正面典型案例。
▲缙云山景观。记者 万难 摄/视觉重庆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多属公共资源,管理边界模糊,容易形成“公地悲剧”,“人人可用就会人人无责”,说起来都该管都能管,但实际上没有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来负责,结果被过度开发或严重污染。 以重庆一体化推进的9个“治”为例。治城本身包含了治气、治塑、治废等,治乡自身也包含治土、治山等,治城和治乡不能“两张皮” 比如,治水与治土、治岸就联系密切。污染虽在水里,根子却在岸上,因为水污染往往与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放相关,同时又常会导致土壤污染,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复杂局面。 倘若各方缺乏全局观念,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态环境问题难免会“按下葫芦浮起瓢”,治标不治本,并且容易越拖越大,甚至是积重难返。
近年来,重庆聚焦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入选中国十大特色生态修复案例,铜锣湾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梁平区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和“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并被授予“2023绿色中国特别贡献奖”……
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背景之下,重庆之“治”,强调的是“一体化”。它不是单个孤立存在,而是注重整体性,把9个“治”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摆脱“各自为战”,实现各有侧重、协同合作,真正形成整体合力。 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重庆市首批新型重点智库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彭国川认为,重庆一体推进的9个“治”,是构成生态环境治理的9个关键要素,体现出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性特质,有利于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生态修复后的渝北区铜锣山矿山公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在闭环落实推进生态环保整体智治中,“整体”和“智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如果说,“整体”是从理念和路径上强调治理主体之间的高效协同,那么,“智治”则是从方法和手段上聚焦治理主体对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情况
 重庆之“治”,如何才能实现“智治”? 从根本上说,要在统筹“整体”的基础上,顺应数字化变革新趋势,推动污染防治体系化,以数据流打通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大力推动幸福河湖创建和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比如,重庆域内河流多,过去治水主要靠人力,后来借助大数据、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由市生态环境局统筹打造“1+5+N”智慧生态治理体系,即以一个全要素、高频度、多用户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为基座,构建涵盖大气、水、声、土壤与固废、自然生态等五大环境要素的综合应用系统和N个三线一单、污染源监管、综合执法等专项业务管理系统,问题发现能力提高了80%,有力推进了生活、工业、农业面源、船舶码头等污染综合治理。
▲荣昌区玉带河矿坑生态文化公园。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在彭国川看来,重庆之“治”要走向智治,重点是要在数字化变革中以大数据、智能化等手段,倒逼生态环境治理深层次改革,推动治理方式、体制、机制系统性重塑,打破传统条块治理的方式,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现智慧生态环保治理。 数据是智治的基础性资源。重庆之“治”能否实现智治,关键就在于对数据的高效利用。对此,他建议,要构建覆盖全市的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把包括市生态环境局在内的职能部门掌握的数据、工作人员采集的数据、智能化设备采集的数据,汇聚形成支撑市域“智治”的数据池,破除内外、上下数据壁垒,拓展线下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的共享与交换,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 强化“上游”意识、勇担“上游”责任、力争“上游”水平,这是重庆之“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只要全市上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的重庆之“治”,定能让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重庆的气质更佳、颜值更高。

责编丨郑钰潇 责校丨王祥‍‍‍‍主播丨伏一晨审核丨饶思锐‍‍‍
往期精彩内容

● 困在手机里的老年人

● 围墙挡景要从“心”上拆除

● “研学热”谨防挂羊头卖狗肉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