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幻照进现实 “机器人+”助力产业加速奔跑

任轲正 人民中科研究院 2024-01-09


前情回顾#智能机器人#


春节假期期间,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上映,影片中突破想象的未来科技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带火了无处不在的机器人。


比如,在影片中,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存在于各个场景,保障着庞大体系的稳定连续高效运转。


当未来照进现实,可以发现,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创造机器人更多可能性,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无疑2023年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又一个高速发展期。



NO.1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当前,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图源:世界机器人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到,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事实上,早在2021年末发布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就曾提出将实施包括“机器人+”应用行动在内的四大行动。其中,“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将面向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大力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重点从深耕行业应用、拓展新兴应用和做强特色应用三方面发力。本次发布的行动《方案》,无疑是对于这些规划的实践和落地。


多年来,我国通过制定产业规划、激励技术创新、培育应用场景、优化市场环境等举措,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应用市场。

NO.2

目标:实现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倍增长


在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中,有一组数据比较明显地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机器人密度”似乎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关键名词,事实上,它也是衡量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程度的指标。

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由2015年的51台/万人,大幅增长至2020年的246台/万人,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但相较于以每万人932台位居榜首的韩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累计销售工业机器人27.1万套,同比增长约五成。从2013年开始,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也是增速最快的一个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工信部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已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要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翻倍增长。而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人,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将达500台/万人左右。


NO.3

应用:聚焦十大重点领域


1、制造业


研制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磨抛等机器人新产品。开发专业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软硬件产品,积累模型库、工艺软件包等经验知识,深度融合机器人控制软件和集成应用系统。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统,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


2. 农业


研制耕整地、育种育苗、播种、灌溉、植保、采摘收获、分选、巡检、挤奶等作业机器人,以及畜禽水产养殖的喂料、清污、消毒、疫病防治、环境控制、畜产品采集等机器人产品。加快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动机器人与农业种植、养殖、林业、渔业生产深度融合,支撑智慧农业发展。


3. 建筑


研制测量、材料配送、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楼面墙面装饰装修、构部件安装和焊接、机电安装等机器人产品。推进建筑机器人拓展应用空间,助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4. 能源


研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巡检、操作、维护、应急处置等机器人产品。推进机器人与能源领域深度融合,助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5. 商贸物流


研制自动导引车、自主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自动码垛机、智能分拣机、物流无人机等产品。推动 5G、机器视觉、导航、传感、运动控制、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打造以机器人为重点的智慧物流系统,提升商贸物流数字化水平。


6. 医疗健康


研制咨询服务、手术、辅助检查、辅助巡诊、重症护理、急救、生命支持、康复、检验采样、消毒清洁等医疗机器人产品。

围绕神经系统损伤、损伤后脑认知功能障碍、瘫痪助行等康复治疗需求,突破脑机交互等技术,开发用于损伤康复的辅助机器人产品。


加强机器人在患者院前管理、院内诊疗及院后康复追踪整体病程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助力智慧医疗建设。

7. 养老服务


研制残障辅助、助浴、二便护理、康复训练、家务、情感陪护、娱乐休闲、安防监控等助老助残机器人产品。加快推动多模态量化评估、多信息融合情感识别、柔顺自适应人机交互、人工智能辅助等新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中的应用,积极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养老护理机器人等在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验证。


鼓励养老领域相关实验基地把机器人应用作为实验示范重要内容,研发推广科技助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研究制定机器人助老助残技术应用标准规范,推动机器人融入养老服务不同场景和关键领域,提升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

8. 教育


研制交互、教学、竞赛等教育机器人产品及编程系统,分类建设机器人服务平台。

推进5G、人工智能、智能语音、机器视觉、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应用,积极培育机器人校园服务新模式和新形态,深化机器人在教学科研、技能培训、校园安全等场景应用。


9. 商业社区服务


研制餐饮、配送、迎宾、导览、咨询、清洁、代步等商用机器人,以及烹饪、清洗、监护、陪伴等家用机器人,加强应用场景探索和产品形态创新,提高智能硬件与用户交互水平,增强机器人服务价值。提升商业服务与生活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10. 安全应急 和极限环境应用


研制矿山、民爆、社会安全、应急救援、极限环境等领域机器人产品。推动空间、水下、深地等极限环境场景应用。

  //  

结语无论是在政策还是市场的良好基础上,机器人行业将乘风而起,创下历史佳绩。实施“机器人+”的方案,将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责编:岳青植
监制:李红梅


文章参考:


1.《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北京日报

2.《重磅!十七部门联合力推,这个产业出台行动路线图 》中国工业报

3.《十七部门“合力助攻” 机器人产业春天将至》中国科技信息

4.《推动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经济日报


往期回顾

 

 

把握数字治理新形势 决胜数字时代

  

行业前沿|浙江“传播大脑”未来能做啥

  

政策聚焦|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