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新时代逻辑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新时代逻辑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不仅是从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史中得到的历史答案,更是在新时代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中得出的现实结论。


要真正领悟“两个行”的深刻意蕴,

必须结合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历史性成就和经验从新时代视域中解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为何能“行”、

为何能称作“行”

和为何能实现“行”等基本问题和内在逻辑,

深刻认识这一论断得以确证的理论缘由、现实依据和主体因素

1)从理论缘由来看,新时代我们党实现理论飞跃,

以强大的理论力量确证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2)从现实依据来看,新时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现代化事业取得伟大变革,

以雄辩事实证明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能称作“行”。

3)从主体密码来看,新时代党的理论智慧和创新能力实现跃升,

推动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行”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6“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遵循守正创新的理念,不仅是从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史中得到的历史答案,更是在新时代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中得出的现实结论。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更加强大的理论力量、更加坚实的事实基础、更加有为的主体担当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以确证。知其言更要知其义,要真正领悟“两个行”的深刻意蕴,必须结合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实践、成果和经验,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理论缘由、现实依据和主体因素等进行科学解码,从新时代视域中深入阐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何能“行”、为何能称作“行”和为何能实现“行”等基本问题。这对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和思想伟力,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之理论深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既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间一脉相承的逻辑关系,也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主义行”的逻辑延展在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科学揭示出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三者得以实现统一的理论深意。解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新时代逻辑,首先应当从理论创新高度体悟这一论断的时代意蕴。进入新时代,党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在回应时代课题、建构内容系统、升华变革经验和厚植战略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飞跃。正是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推进理论的与时俱进,激活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的活力因子,因而才使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思想力量,进而使党有科学的理论武器,使党和国家事业有正确的方向指引。
(一)时代课题的新回应


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时代课题的回应。正如马克思深刻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时代课题规定了理论的主题及创新的空间和边界,理论要保持科学性就必须在准确把握并回应时代课题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理论主题。从理论品质来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永续发展,是因为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不是空洞的话语,它强调的是理论必须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发展,而理论实现与时偕行的关捩之处就在于必须准确把脉时代脉搏,深刻回应时代问题。因此,“两个行”的重要论断得以在新时代确证,首先在于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有力回应了新的时代课题,这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使“理论飞跃”命题的时代意蕴更加凸显的原因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3]进入新时代,站立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新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起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历史责任,深刻解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通过回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党进一步坚定了当代中国的思想指引和发展方向。通过回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课题,党进一步擘画了当代中国的目标所指和战略路径。通过回应“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课题,我们党进一步明确了当代中国的领导力量及其固魂强体之路。在回应新时代三大时代课题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创造性升华和原创性贡献,从而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二)内容体系的新建构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推而论之,理论的丰富发展必然涉及内容体系的深化拓展。因此,内容体系方面具有新建构和新创造,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支撑。随着对时代课题的有力回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也得以拓展和丰富,“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构成了新时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核心要件,标志着这一思想是具备系统性、严密性、突破性的理论形态,从而为判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提供了依据。从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来看,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内容体系涉及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形成了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从理论体系的严密性来看,党聚焦时代主题进行理论建构,以“十四个坚持”指导治国理政,并概括出“十个明确”,进而领导人民群众取得“十三个方面成就”,使理论与实践的逻辑更加清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更加鲜明,战略与战术的配合更加紧密。从理论体系的突破性来看,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超越意义和开创意义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理论体系是由诸多重大判断构成的,而重大判断是以基本范畴为支撑的,新的基本范畴构成新的理论之网的‘网上纽结’”[5]。新时代,习近平就国家发展提出“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民族复兴提出“中国梦”,就人民生活提出“美好生活”,就人类进步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标识性范畴,有力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范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


(三)实践变革的新升华


科学的理论必定是从实践中诞生,又能够指导实践向前开拓,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推动着理论不断升级和发展。因此,能否有效总结实践变革经验并且凝练出引领社会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判定一种思想是否真正实现飞跃的重要标准。纵观党的理论创新史,党的每一个理论创新创造都是从具体的实践经验中超拔出的规律性认识,概言之即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新时代实现理论飞跃的重要标识,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征程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实践经验进一步抽象提炼出治国理政的科学思想方法,这些科学思想方法集中体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就是首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明确界定和系统阐述,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的提出,使新时代的实践与理论的互动逻辑更加清晰,科学阐释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对于实践变革经验的创造性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18-19“六个必须坚持”从新时代的新实践中升华,同时又为我们继续破解实践问题提供了强大思想工具,明确了新时代治国理政应保持的根本立场、精神品格、科学态度、认识原则、工作方法和国际视野等基本遵循,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性意义,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标注了崭新的理论高度。


(四)战略价值的新彰显


理论只有满足了时代的需要,即具备“划时代”的战略价值,才是真正“行”的理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理论创新不仅需要在回应时代课题和指导实践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理论主题、完善理论内容,而且也需要厚植战略意蕴、彰显理论价值。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了强大的战略价值,这一思想能够有力地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既能够有力指导中国实践,又能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既能够指导当下实践,又能够指引人类未来航程,实现了中国意义与世界意义、当下价值与未来价值的高度统一,因而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彰显出无比强劲的思想引领功能。


 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视野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因而兼具中国意义与世界意义。新时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聚焦中国样本,是指导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的科学行动指南,为当代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与此同时,这一思想对世界百年变局之下的突出挑战进行了科学思考,为破解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迷茫彷徨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提供了智慧和方向,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担当。另一方面,这一思想所回答的课题既有阶段性课题,又有长远性课题,因而兼具当下价值与未来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解决新时代的阶段性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从理论定位来看,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激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能量,对于新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的达成具有长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行”之事实支撑: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伟大变革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的价值以及功效所作出的肯定性评价。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别,只有正确反映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所以是客观公正、全面有效的价值评价,是因为其具有无比坚实的事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6]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取得的伟大变革,也充分印证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15。新时代伟大变革在历史进程中铸就的里程碑式标识,无疑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现时代最鲜活的注解。
(一)人民面貌: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


面貌是对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和特征等的形象化描述。“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15。强大的前进动力、昂扬的奋斗精神、坚定的必胜信念是新时代人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生动写照。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足、精神姿态更为自信,标示着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由外向内的深刻变化。


这种深刻变化首先源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显著提升,人民生活的全方位改善,有力激发了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逻辑蕴含着人民群众需求层次不断升级的变化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强调要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基点,努力为人民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为此,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强化了执政使命和执政担当,聚焦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人民群众也在对生活面貌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的深切感受中,大大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当然,物质满足能给精神挺立提供必要的基础,但是精神层面的状态呈现,并非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物质发展程度。人民群众之所以呈现出无比自信的精神姿态,不仅源于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而且还因为“在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团结、价值整合、文化繁荣、制度健全、行动一致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有力巩固了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更加富足、精神姿态更为自信,在历史进程中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变革的鲜明标志。


(二)党的建设:锻造了更加坚强有力的伟大政党


党的建设问题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16在世界形势纷繁复杂的时代环境下,党之所以能够准确把握历史主动,并且长期发挥好主心骨作用,关键就在于坚持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从而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坚定和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全新视野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邃密思考,使新时代治国理政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得到了有力澄明,为进一步管党治党指明了方向,推动党在新时代的革命性锻造中成为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从政治高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领导高度定位与谋划党的建设,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强党问题的一体两面。在实际工作中,不仅明确了党的领导原则,拒斥了对党的领导问题弱化、虚化和淡化等不良倾向,而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确保了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有力提升了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全党上下更加团结统一。从覆盖广度来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容布局覆盖面更为广泛。聚焦质量建党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了多点齐发、多方发力之势,呈现全面性、系统性等鲜明特征,配置状态及配置效果得到显著强化。从治党深度来看,新时代我们党在管党治党问题上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从根本上扭转了宽松软的状况。党在新时代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为解决自身问题、实现长期执政提供了钥匙,并且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8]33。新时代党的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已经充分证明,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永葆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三)民族复兴:伟大复兴事业迈向强起来的历史进程


回望历史,中华民族既有辉煌鼎盛的时期,也有风雨如晦的时期。近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的困顿局面,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在中国社会内部矛盾和西方文明冲击的双重冲突面前,中国社会无法死守往昔诗书礼义那一套了,中国社会唯有在社会大动荡中作出新的选择,才有出路”[9]。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开始了救国图存的艰辛探索,一次又一次地追求着,直至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寻到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独立的光明之路。而后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领导中华民族接续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0]。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经过新时代的砥砺奋进,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逆转之势迈向伟大复兴。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达成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有力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党不仅在新时代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而且还在领导人民群众在新时代进行伟大奋斗,为民族复兴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制度保证和精神动力。经济社会的稳步提升、社会制度的日趋完善、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得以发扬,如此种种,共同描述出民族复兴事业走向强起来的历史发展图景。中华民族以铿锵步伐迈向了强起来的新征程,民族复兴事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这些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验证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四)国家发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研判,锚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了关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时代课题的规律性认识,对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上实现了认识跃迁。在此基础上,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和全面推进,有力驳斥了西方现代化叙事体系的“神话”。党对现代化事业发展作出的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领导力量、发展路径、基本立场、根本目标和社会形态等多个层面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超越。从领导力量看,党的领导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也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取得“两大奇迹”的动力支撑。从发展路径看,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理念指引,从理念层面指明了国家建设的基本遵循。从基本立场看,人民立场的明确,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立场,并且在治国理政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价值追求,巩固了共同思想基础。从根本目标看,强调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从社会形态看,因体量和规模的庞大,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难度是前所未有的,但同时又因其具有西方现代化发展所不具备的道义担当,而更加显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崇高与光荣。新时代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和深化拓展,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科学指导作用标注下无比生动的注脚。


(五)世界意义: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发生深刻转变
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时空坐标看,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奋斗,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篇章在时间上的延续,而且还是科学社会主义影响力在空间上的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标注的伟大创造和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8]63-64。党在新时代既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崭新的时代内涵,也在实践中使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充分迸发。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驳斥了“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等形形色色的错误论调。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擎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宣告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战略定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并且有效改变了社会主义自苏东剧变以来长期处于低潮的被动局面,书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崭新版本。另一方面,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彰显的人类关怀和天下情怀,有力地提升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感召力。“近些年来,中国注重增强主动性与积极性,逐渐由‘参与者’向‘建设者’的角色转变,在国际秩序演变中开始更多地发挥建设性的作用”[11]。在新时代,我国不仅更加自信地向世界奉献正确的价值理念,而且还坚定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际行动推动人类进步发展潮流。在新征程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必定能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发展,必将在实践中展现更为充分的真理说服力。

三、“行”之主体密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理论智慧和创新能力的跃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不是自发的历史过程,而是需要依靠一定的主体来推动,离开了发展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解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新时代逻辑,不仅要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何能“行”和为何能称作“行”等问题,更应当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从主体维度追问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实现“行”。这不仅是完善逻辑链条的应有之义,而且也是深刻领会前两个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重要的担当者和推动者,党的理论智慧和创新能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总体水平。进入新时代,党以历史担当肩负起推进理论创新的庄严历史责任,并且从态度、认识和路径等方面实现了理论智慧与创新能力的跃升,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实践效果在新时代得到有力发挥。可以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能力行。
(一)理论创新态度的全面彰显:坚持守正创新不动摇


理论创新的态度蕴含着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是成功推动理论创新的前提性条件。毛泽东强调,学风问题也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12]。为此,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党一贯主张和强调要将“坚持”和“发展”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两个方面不可偏废。进入新时代,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更加复杂的斗争态势,党不仅没有迷失方向,而且还坚定了理论创新的立场和意志,增强了理论创新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守正创新”的理论课题,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真理精神,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和创新。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根本,明确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1]16。守正也就是强调推动理论创新必须“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包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内的“六个必须坚持”,并通过“三个不动摇”集中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守正之义,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从而明确了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的原理之正、方向之正和道路之正。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百年历史经验之一提了出来,充分证明党在创新创造问题上保持了高度自觉和主动精神。在新时代,也正是因为党坚定不移地推动理论创新,并且以更加自信昂扬的姿态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才成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二)理论创新认识的不断深化:把握“三大规律”升华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应对好各种复杂局面,关键是要提高对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规律来处理问题”[13]。党之所以能够在百年进程中不断把握历史主动,其中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善于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对理论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党进一步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17。“全新的视野”意味着新时代我们党标注了“三大规律”理论性认识的新高度,为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奠定了认识前提,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到新境界。

 党在新时代加深了对规律的再认识和把握的实践活动为我们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提供了宝贵经验。经验之一在于立足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19。规律寓于实践之中,而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他们的创造性实践是最为丰富的。新时代以来,党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立足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进而揭开了规律的神秘面纱。经验之二在于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这不等于规律能自发地为人所感知和把握,只有掌握科学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武器,才能准确地揭示事物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并且坚持将这一思想武器运用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才能不断在规律性认识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经验之三在于深刻总结历史规律,在广阔宏大的历史视野中深化规律性认识。进入新时代,党极其重视从历史中超拔出规律性认识,不仅加强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总结,而且还将视野拓宽到世界范围内,对世界历史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深化对“三大规律”的理论性认识。


(三)理论创新路径的深刻回答:开辟“两个结合”新境界


理论创新极具开创性和开拓性,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打破“本本”桎梏的勇气,更要进一步明确理论创新的方向,探寻理论创新的内在机理,以强大的理论创新能力推动理论探索和创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更加完整和丰富。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演进逻辑,既标示着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内涵和实践经验的认识升华,也科学揭示了理论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动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的重要体现。


一方面明确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揆诸现实,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1]17。进入新时代,党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答时代问题,回答“四个之问”,才成功书写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篇章。


另一方面,从文化视野中明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能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否生根、能否得到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认同”[14]。如果马克思主义脱离中国的文化土壤,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中国化、本土化,就不能真正地深入人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进一步指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相结合的五重要义,即明确马克思主义只有植根中国文化沃土才能根深叶茂,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契合性,指明结合的重点在于融通,提出只有融通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些重要论断,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涵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对自身的文化使命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王永贵,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基金资助: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建构研究”(21ZDA113); 江苏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研究中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百年大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研究”(22ZXYB002)


文章来源:理论探讨. 2023(01)


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