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魏斐德(Wakeman,2005):史景迁传略【译】

高行云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 2019-09-03

译自:Wakeman, Frederic E.Wakeman Jr. “Jonathan Spence Biography.” From the General Meeting Booklet, 2005 AHA Annual Meeting

【美国的中国史三杰合辑推送完了】上期回顾:

第73期 欧立德(Elliott,2007):悼念魏斐德(1937-2006)【译文】

第72期 濮德培(Perdue,2016):孔飞力学术品鉴录【译文】

————————

史景迁传略


耶鲁大学历史学斯特林教授史景迁,于1936年4月11日出生在英格兰的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他的外祖父于一战期间在布里斯托的克里夫顿学院任教,母亲Muriel Crailsham Spence毕业于伦敦的精修学校,热衷法国语言与文学。父亲Dermot Spence于20世纪20年代末入读牛津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德语说得相当好,并为出版社、艺术展览馆工作,也是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作品的编辑之一。史景迁的两位兄长分别是古典学学者、化学工程师,他的姐/妹既是制片人,也是法、德、意大利语的专业翻译。

 

史景迁在他13岁的时候,被英国最古老的公立学校之一、由温切斯特主教兼王国大法官威廉•威克姆(William of Wykeham)所创办的温彻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录取。史景迁曾向我指出,1382年,温彻斯特学院于汉普郡落成的那一年——在地球另一侧的江南,明朝洪武皇帝(1368-98)镇压了胡惟庸的造反,并废除了丞相一职。从某种程度上讲,史景迁所具有的世界尺度之历史意识,看上去和我记得的另一位世界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 Toynbee)(也是一位温彻斯特公学毕业生)旗鼓相当。

 

在学校“并不严格的”圣公会(Anglicanism)教育下,史景迁义务性地每周去小教堂达8次,而引起他兴趣的是在礼拜仪式中溜进祈祷室来阅读法文与德文的《诗篇》。史景迁也通常会在法国乡村城堡的交换家庭度过暑假,并且花上整个下午打网球,在黄昏时分再看看蝙蝠们掠食昆虫。

 

从暑假回到学校,他又富有激情地投入学业。即使到了现在,史景迁仍记得温彻斯特是座智识的高地,也是“为入读牛津和剑桥作准备的高地”。尽管他的父亲和哥哥是有资助的“学者”(“scholars”)(鉴于公学的中世纪特点),而史景迁只是要交学费的“普通生”(“commoner”),但是他在学校里经受了考验,并获得了历史学奖。他阅读广泛并进行诗歌创作,想成为一名文学批评家而非创意写作的作家。在1954年从公学毕业后,史景迁又以少尉军职在德国服了两年兵役,之后便准备到剑桥的克莱尔学院(Clare College)读书。

 

克莱尔学院是“令人愉快的”。“兴奋不止且胆大不己的”青年史景迁很快便成为剑桥里智识水平最高阶序中的一员。他不仅成为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的共同编辑,而且还在大二的时候成为剑桥学生报《代表队》(Varsity)的编辑。一位开朗的编辑开玩笑地描述青年史景迁:“一个消瘦迷惘、面呈菜色的年轻人。”那时,史景迁还是最想成为一名小说家。他在后来温和地宣布自己经“没有什么想表达的了”,并且转向了写滑稽作品——这是一种他在公学时期便已经掌握的形式。直到1959年史景迁获得学士学位,他仍然不清晰自己要做哪个行当。

 

由于获得了耶鲁与克莱尔学院间顶阶学生交换的“美隆奖学金”(Mellon Fellowship)支持,史景迁去了耶鲁大学。尽管他的主业是在历史学领域,但仍不确定自己的志业——直至上了芮玛丽(MaryWright. Arthur)教授的一门课。这位教授刚和芮沃寿(Mary Clabaugh Wright)从斯坦福调到耶鲁不久,均接受了中国历史的教席。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后来是这样描述那段岁月里“有识一代”(the intellectual dynasty)的形成:

 

1936年,我开始在哈佛教中国史。我教书以来最具光明前景的学生是我最开始带的本科生白修德(Theodore White)和博士候选人芮玛丽。后一位是来自于塔萨卡鲁斯(Tuscaloosa),毕业于瓦瑟(Vassar)学院。她原本是修读国际关系史,但听了我的课之后便转向研究中国史。芮玛丽和哈佛的另一位中国史研究生芮沃寿结了婚,并于二十年后均受邀从斯坦福到了耶鲁就任历史学教授。芮玛丽发现了前景也最为光明远大的一位学生:名叫史景迁,来自英国温彻斯特公学、剑桥大学但刚到耶鲁大学的年轻人。听了芮玛丽的讲课,他决定做中国研究。芮玛丽便安排由清史(满族)传记的执事人房兆楹对具有非凡才华的史景迁进行特别训练。房兆楹后来到了澳大利亚,史景迁也去那儿和他一起工作。[1]

 

在房兆楹的指导下,史景迁成为首位使用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馆清宫秘档的西方学者。他的博士学位论文(1965)获得了“珀特尔论文奖”(JohnAddison Porter Prize),并由耶鲁大学出版社以《曹寅与康熙 : 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Ts’ao Yin and the K’ang-hsi Emperor: Bondservant andMaster)(Yale University Press,1966)书名出版。我记得我自己的导师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那时看到这份少年老成式巨作的兴奋。他告诉我:“清史研究,从此不同。这笔法!他真像个天使。”

 


1966年,史景迁加入了耶鲁大学,担任历史学助理教授,1968年成为副教授,并在出版第二本书《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To ChangeChina: Western Advisers in China from 1620-1969)(Little, Brown, 1969)之后的1971年升任教授。五年后,他又成为历史学乔治•波顿•亚当斯教授。

 

1974-1978年,史景迁教授出版了两本都近乎非比寻常的著作。中国史学家长久以来都希望能够有份关于一位伟大的清朝帝王的个人肖像(personal portrait)。康无为已经写了一份关于乾隆帝(1736-96)的引人注目的研究,但这更多的是关于一位帝王的假面(persona)而非其个人自身(theindividual himself)。[2]在《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Emperor ofChina: Self-Portrait of K’ang-his(Vintage books,, 1974)一书中,史景迁为我们带来了一位帝王自己之言。康熙直接和读者说话——至少看上去是这样。这本书是富有争议的,因为这位帝王的那些话是来自于不同脉络的混合材料之拼贴,但是康熙自己的声音却是生动的、有说服力的。并且,这本书打破了中国研究专家的传统听者之界限,将更广的公众也囊括了进来。《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The Deathof Woman Wang)(VikingPress,1978)也是如此。它很快地成为了多数大学关于中国历史阅读清单中的标杆。通过这本书,史景迁不仅向学生们介绍了比他们预期而言更为生动、富有色彩的中国,而且使人们“有特权”从底往上(the bottom up)去看清朝社会——因为史景迁给那些没有留下书写记录的人予以声音,而这些人的生活已经被当地的地方志作者、地方行政长官的手册以及讲故事的人的叙述所重构。


 

像很多优秀的历史学家将叙事描述与批判分析结合起来一样,史景迁也具有特异独到的眼光,能看出个中细节。通常来讲,他会先有一幅由能够捕捉到自己想象力的画面。记得那是一个晚上,我和他步行穿过米德尔敦(Middletown)的卫斯理(Wesleyan)校园。我问他现在做什么。史景迁目光远眺,故事便从中流露了出来:“妇人王氏之死,身子瘫于雪中。”后来,他又写了《胡若望的困惑之旅:18世纪中国天主教徒法国蒙难记》The Question of Hu (Knopf,1988):从一位来自佛山的倒霉男士的眼中,具象化出自己像个疯子一样被关在沙榔东(Charenton)精神病院。史景迁简直是看到了我们多数人会忽视的东西。在《上帝的中国之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God’sChinese Son: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f Hong Xiuquan (W.W. Norton,1996)一书中,描述了广东喧闹的码头上那些外国工厂。这些东西我都很熟悉,也在早期的作品中使用过这些材料,但是当我读到史景迁的叙事之时,才意识到缺少他那种对能够使当代人感到冲击的、关于诸多声与象的敏感。(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路人脚下的篮中婴儿被抛弃时的那种震颤)


 

史景迁教授总是能够将他的批判性想象与对材料的细致关注结合起来。不管是在收录于他和魏而思(John E. Wills)共同编辑的明—清过渡(theMing-Qing transition)著作中他自己的论文,还是在《天安门:中国人和他们的革命,1895-1980》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Revolution, 1895–1980 (Viking, 1981),都是基于扎实而勤勉地阅读——尤其是新近发现的档案材料。最好的案例之一是他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基督教之研究——《太平天国版本的基督教中国,1836-1864》(TheTaiping Vision of a Christian China, 1836–1864 (Baylor University Press, 1998)。正如他在该书的前言中所解说得那样:这本书缘于直至最近才由我们的同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长王庆成所发现的、藏于大英图书馆的太平天国资料。此外,《上帝的中国之子》、史景迁与其夫人金安平(她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博士学位)合著的《中国世纪:近百年的照片史》(The Chinese Century: A Photographic History of the Last Hundred Years)(Random House,1996)也在1996年同年出版。

 


在耶鲁,史景迁教授面向本科生讲授的中国史课程广受欢迎:通常是学院里人文学科开设的、注册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尽管没办法将史景迁教授那炫目的讲授风格以书本的形式再制出来,但是更多听众见识了基于课程内容出版的《追寻现代中国》(Search forModern China(Norton,1990)。目前,这本书可能是美国高校里使用最广的中国历史教材。

 


作为史景迁教授的热忱仰慕者,我羡慕他作为一名作家所具有的超常性自律(这可以由他的多产作品加以说明)。碰巧在史景迁刚完成《上帝的中国之子》一书收尾工作之时,我在他和金安平在西汉文(West Haven)的家中晚宴上,闲聊地问他下一步计划写什么。史景迁毫不犹豫地回答使我震惊——他以其独特的、近乎沉思迷幻般的方式说:“我想写一本关于寒冷的书。我看到华北那干冷的冬天。满族战士在冰冻的水面上滑行,战马在喘息。”这幅画面立马生动了起来,以致我临时也料到了他会把我丢在餐桌边,去楼上抓起的白纸就草草地写下来——哪怕最后的书稿已经送给了出版商。不过,其它的著作打乱了这个计划,但我还是满怀信心地等待他以某种方式将生命的寒冷风景带给我们。

 

史景迁教授已经“赚够了”他的写作时间。因为他对耶鲁大学行政方面有所贡献,使其已经“买下了”大部分的三年一休的研究假期——1977-1979年任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1980-1982年任人文学部主任,1983-1986年任历史学系系主任,1988-1989年任惠特尼人文中心执行主任,1993年被任命为历史学斯特林教授,以及现在在耶鲁大学理事会任职。通过如此卓越的大学义务的印迹,史景迁能够将三年一次的假期分拆:如果还不够,他也通过提前请假或者“不买单”,这是因为他已经至少二十年没有申请资助了。在诸个假期之间的阶段,他通常会为下本书作些阅读,并由此写下了《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The Chan’s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W.W.Norton,1998)、《毛》(Mao Zedong)(Viking,1999)《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Treason bythe Book)(Viking,2001)。

 

(已禁....)


这个世界已经认可到史景迁教授是何等的杰出。美国的一些高校和香港中文大学共授予了他8个荣誉学位。2003年,史景迁还获得了牛津大学的荣誉学位。同时,北京大学邀请他当访问教授、南京大学也授予他荣誉教授。四年前,他还以“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三等勋爵士”(C.M.G. (Companion of the 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George))之名位列英国女王寿辰授勋荣誉名单(the Queen of England’s Birthday Honours Lis)。

 

史景迁在1978年获得了斐陶斐荣誉学会耶鲁分会授予的威廉·迪维内奖章(William C. DeVane Medal of the Yale Chapter of Phi BetaKappa);1979年的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Fellowship;);1982年获的洛杉矶时报历史奖(theLos Angeles Times History Prize);1983年的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佛塞尔奖(the Vursel Priz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1985年被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1988年的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和被提名为国会图书馆学者委员会委员;1993年被选为美国哲学学会院士;1997年成为英国社会科学院通讯院士。

 

当然,史景迁教授还在一直激发着他的同仁们。他正在撰写的书是关于17世纪的历史学家、散文家和鉴赏家张载(1597-1684)。张载起先是绍兴的美食家,后来成为隐居于绍兴东南山区的明朝遗老。他是那个时代里最艰涩和难以琢磨的作家之一,因而掌握他的散文是件令人生畏的事情。但是对于史景迁来说,这是可以办到的。在史景迁即将到来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的任期内,他还将为晚期帝制中国史和近代中国史(the history of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打开另一扇绝妙的新景致。

 


Footnote

1. John King Fairbank,“From the Ming to Deng Xiaoping,” NewYork Review of Books 37:9 (May 31, 1990).

 

2. Harold L. Kahn, Monarchy in the Emperor’s Eyes: Image andReality in the Ch’ien-lung Reig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Bibliography

Return to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 New York: Viking, 2007.

《前朝梦忆 : 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Treason bythe Book. New York: Viking, 2001.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Mao Zedong. New York: Viking, 1999.

《永不休止的颠覆与冒险 : “胡闹领主”毛》[译者注:禁书]

The Chan’s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 New York: W.W. Norton, 1998.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TheTaiping Vision of a Christian China, 1836–1864. 1st ed. Waco, TX: Markham Press Fund, Baylor UniversityPress, 1998.

《太平天国版本的天主教中国》

Wen hualei tong yu wen hua li yong / Shi Jingqian jiang yan; Liao Shiqi, Peng Xiaoqiaoyi. Di 2 ban. Beijing: Beijing da xue chuban she, 1997.

《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

God’sChinese Son: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f Hong Xiuquan. 1st ed. New York: W.W. Norton, 1996.

《太平天国》[译者注:这个中译本的书名译得欠妥。另有译此书名为《“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 :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也不妥,直译就好:《上帝的中国之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

ChineseRoundabout: Essays in History and Culture. 1st ed. New York: W.W. Norton, 1992.

《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

The Searchfor Modern China. 1st ed. New York:Norton, 1990.

《追寻现代中国》

Tsáo Yinand the Káng-hsi Emperor: Bondservant and Mast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966.

《曹寅与康熙 :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

TheQuestion of Hu. 1st ed. New York:Knopf, 1988.

《胡若望的疑问》

The MemoryPalace of Matteo Ricci. NewYork: Viking Penguin, 1984.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The Gateo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81.

《天安门》

TheHistorical Precedents for Our New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Paul Cohen and Steven Levine. Washington, DC: EastAsia Program, Wilson Center, 1980.

《中美新交的历史先例》

From Ming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with John E. Wills J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Press, 1979.

《从明到清:17世中国的征服、宗教与连续性》

The Deathof Woman Wang. New York: VikingPress, 1978.

《妇人王氏之死》

ImperialChina: Photographs, 1850–1912,historical texts with Clark Worswick. New York: Pennwick Publishing;distributed by Crown, 1978.

《中华帝国的图片,1850-1912》

Emperor ofChina: Self Portrait of K’ang Hsi.1st ed. New York: Knopf; distributed by Random House, 1974.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To ChangeChina: Western Advisers in China, 1620–1960. 1st ed. Boston: Little, Brown, 1969.

《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

Ts’ao Yinand the K’ang-hsi Emperor: Bondservant and Mast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

 

 

 

(高行云/译)

图片来源:http://www.nfpeople.com/story_view.php?id=5347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74期)


【人物系列合辑】


第73期欧立德(Elliott,2007):悼念魏斐德(1937-2006)【译文】

第72期濮德培(Perdue,2016):孔飞力学术品鉴录【译文】

第70期悼念 Roy Bhaskar(1944-2014)【万毓泽翻译】


第68期【再造祖先】“社会学之父”是14世纪的阿拉伯人Ibn Khaldun?

第51期活着的美国社会学理论家有三代?关注哪些议题?《ST》主编Emirbayer透露

第22期一则秘史:韦伯对统计学的爱恨情仇


第18期吉登斯与亚瑟儿:相爱相杀三十载

第8期舒茨-皮尔士-索绪尔,整一块玩玩!


第2期从“塔尔德”人物志谈中美社会学理论论文之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