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昆仑曹操】雄哉,魏太祖——曹操作品选(二)

昆仑雅君 昆仑群玉 2024-01-09


编者按:学完“官渡之战”,孩子们写下了他们的思考……可能幼稚,可能有舛误,但每一篇作品背后,都是孩子们的一场思维旅行,一次精神穿越……

 

曹袁争雄

秉宸

官渡之战,曹操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曹操占据北方,袁绍占据南方,两位发小各自雄踞一方,要争霸天下。

 

二者在实力上,差距极大。官渡之前,曹操被打得只剩下三座城,胜利之神眷顾的似乎是袁绍。就算形势再坏,曹操也不准备让命运制裁自己。他听取程昱、郭嘉的建议,突袭刘备,大破之,并且擒获刘备大将关羽。

 

关羽在斩杀袁绍大将文丑之后,又去找刘备了。当然啊,在这件事上,曹操做得相当仁义。他说,“彼各为主,无追之”,曹操理解关羽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的君主,也就没有再追了。人们都说曹操是彻彻底底的奸雄,所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但这件事就将前面的评价反转了过来。

 

还记得张绣吗,他本来因为曹操“好人妻”而二次反叛。此时,张绣正好处于曹操与袁绍两大势力中间,拿不定主意。因为和曹操有旧怨,他想去投奔袁绍;不过谋士贾诩却告知张绣,曹操才是那个爱才惜才的人,而袁绍连亲兄弟都要打,心气也会很小,建议奔曹。果不其然,曹操没有计较以前的事情,接纳了张绣,其实他更像是奔着贾诩去的,不过这都体现了他的爱才和“一将难求”的思想。

 

后期,相持阶段,双方明显出现优劣差异。袁绍实力强大,人多地广;曹操却粮食不足,而且人民都往袁绍哪里投奔,以寻求安稳,军队人数也就几千,还要死守官渡,又找不到袁绍的突破口,困难重重。但是曹操爱才惜才,荀彧、贾诩诸人坚信局势将会转变,曹操信之,坚定死守。而袁绍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自己势大,不把曹操放到眼里,谋士说要拖时间累死对方——不听。各种“正当理由”让袁绍觉得自己天下无双,盲目自信,觉得如果听从谋士的建议就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只会“借脑”而自己“无脑”。袁绍一意孤行,气走了诸多谋士,其中就有颠覆局面的许攸,这也就是袁绍日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攸曾经进谏袁绍,让他兵分两路,一路对峙曹操,而另一路负责悄悄去迎天子,这样大局就定了,可惜袁绍不听,一定要用全部兵力一次拿下曹操,许攸也气得直接离开去投奔曹操。他告知曹操,袁绍过于自大不会用兵,自己最大的粮仓乌巢没有大量部队防护,并且军中都各自为战,争抢军功,“军合而力不齐”,在没有粮仓后,过于长的战线会导致袁绍没有粮食供给,这一盘散沙也就更加散了,很快就会溃败。对于许攸的进言,曹操审时度势,直接令精锐部队抱着干草火烧乌巢。这样一来,从乌巢返回来的部队和进攻袁绍本营的部队双面夹击,把袁绍的大部队一举剿灭,军中将士溃败,四散逃脱,再无战斗力。

 

曹操与袁绍有着极大的差别。曹操是真的在打仗,屡出奇策;而袁绍却像是在过家家,儿女情长,儿子病了就直接放弃最好的机会,曹操死了最心爱的儿子都没有耽误过军中大事!曹操懂得用人,善于借脑,而袁绍不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验。曹操多年征战,为他攒下很多教训与兵法;而袁绍则不擅长积攒经验。曹操虽然外小,但内都是实在的,就如一把利刃;袁绍虽然膨胀,但内部空虚,宛若气球,最终被利刃所戳破,而空虚的气体们,也离他而去,自己就只剩下一个破碎不整的残躯了。

 

官渡之曹

昕锐

官渡之战是三国鼎立之前比较盛大的战役,对于曹操而言,也是最重要的战役之一。

 

官渡之战前,曹操看起来是处于绝对劣势的,但是他却神奇地打败了袁绍,占据了北方,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实力。

 

官渡之战,曹操不仅地盘比袁绍小,兵力相差也十分巨大,曹操总共也就三、四万人,而袁绍的兵力却足有十二万人。这样来看,好像曹操必败,而最终结果却是曹操大胜。原因,可能在于用人。虽然袁绍身边谋士多,但是他却不能像曹操一样,会借脑,能很好地用这些谋士;而曹操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他能很好地运用这些谋士,让他们发挥自己最大价值,这样,在物质层面,曹操虽然远不如袁绍,但在用人方面,他是胜过袁绍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曹操才能决胜赤壁。不过,虽然袁绍不能像曹操那样借脑,但是并不代表他很蠢,他也是一个有很大地盘的诸侯,只是,不如曹操罢了。

 

官渡之战的前期交锋阶段,曹操失利,也迎来了第一个大问题:没有粮食了。这样的局势就很麻烦,曹操既没有粮食,兵力也没有袁绍强,支撑不了多久,就导致“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而且,这时,曹操让刘备去攻击袁术,但是刘备反叛,关羽也跟着刘备走了,还丢了几座城,原本就焦灼的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在这个时刻,这个必输的时刻,曹操想获胜必须出其不意,当然,光出其不意还不够,还需要有制胜的关键所在,在这个时候,他的实用主义取向就十分关键了。

 

这时候,也不知道是老天眷顾还是怎么的,袁绍的大臣许攸过来投奔他。史书上说因为许攸贪财,而袁绍不能满足他,才来投奔曹操。这确实很奇怪,不过在这里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许攸是个聪明人,他看出了袁绍必输,所以才以贪财的名义投奔曹操。不过,这里还有另一种说法,“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这个就比较正常了。不过这对曹操而言不重要,重要的是许攸能带给他什么,能给他创造什么价值。许攸也没有让曹操失望,带着曹操跑去把袁绍的粮仓乌巢给烧了。就是这一壮举,让这场战争迎来转折,让曹操打赢了袁绍。

 

袁绍大败,不久就病死了,他的儿子接替了他的事业,但是在袁绍被曹操打败后,他们的儿子也无力回天,被打得落花流水。不过,在打败袁绍后,曹操却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临祀袁绍墓,痛哭流涕,慰劳袁绍的妻子,归还袁绍家人被抄没的宝物,还给了他们许多东西。曹操为何如此行事呢?可能曹操临近老年,他开始变得情感化,毕竟故交发小,曾一起过。当然,也可能是胜利者的怜悯,或者只是一时伤感罢了。

 

我觉得,在官渡之战的过程中。曹操可能已经不是英雄了,因为他为自己而战,很难感受到他的家国情怀。当然,评价一个人也不能单从这方面说,人心是很复杂的,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虽然是为自己而战,不为天下而战,不是英雄,但是他也常有英雄之举。

 

官渡——成何?败何?

悦扬

不论是于三国还是于曹操,只要去了解那个混乱纷杂的时代,就一定绕不开这场恶战——官渡之战。

 

建安四年春二月,袁绍将南下攻打许都,曹操屯兵黎阳,冬十二月,张秀降曹,曹操屯兵官渡。建安五年春正月,曹操大破逃走的刘备。袁曹二人相持半年多,许攸叛,曹操火烧乌巢,袁绍大败。六年春四月,曹操还许都。七年夏五月,袁绍死,幼子袁尚代,袁绍三子相争。十年春正月,曹操诛袁绍长子袁谭。秋八月,曹操北征乌丸,大破贼,公孙康斩袁尚、袁熙等。至此,官渡之战也就告一段落了。

 

在战争打响之初,没有人想过曹操会胜,更没有人想着统帅百万雄师的袁绍竟然会败,甚至败得如此惨烈。

 

曹操,袁绍,同为统帅,差距不可谓不大。

 

作为相对而言的权力中心,曹操和袁绍身边都有很多人围着他们转,这些人每天都会向权力的核心输送各种不同的信息。这时候就需要曹操和袁绍自己的判断力了,很显然,他们需要参考身边这些人的信息,或者应用他们,特别是当只靠自己略显吃力之时,这个过程,暂且称之为借脑。

 

同样是借脑,相对于曹操作为主脑有自己清晰的判断,袁绍的能力可能就有些略显不足。曹操通常是自己对整个局势有了较为清晰的判断之后,再参考或者采取身边人提出的策略或方案。而袁绍则缺少了一个对整体局势的判断,或者说他的判断不够清晰,不够正确,而他本人又不能很好地听从别人的方案,史中曾有多次他粗暴地拒绝自己谋臣方案的案例,当然也不是说袁绍就不用自己谋臣的方略,只是他没能去运用那些相对来说较好的方案反而用那些可能较为低劣的。

 

就这样,曹操把握住了他能用的几乎所有机会;而袁绍,屡出昏招,一度是不见机而失之。

 

除了之前说的判断力,这两人在格局和偏重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曹操曾经攻打刘备,原因就是他确信袁绍不会趁这个时间来抄他的老巢。果不其然,当袁绍的谋士劝袁绍去攻打许都时,袁绍推辞以自己儿子生病了。纵然是四世三公,广结天下名士,也未能拓展袁绍的格局。作为统帅,想要占领天下,那就需要在家和国中有所取舍,曹操可能选了国,他包容了曾经杀死过自己长子的张秀。而袁绍可能选择了家,只因为自己幼子生病而错失攻打曹操的良机。把家放在第一位,那么一切都从家出发,以家为终点自然会忽略了那些以国为重时不得不注重的东西;若是从国出发,一切以国为基础,以国为终点,那就必须舍弃一些儿女情长,舍弃一些私人的恩怨。可惜袁绍败就败在这里了,败在放不下儿女情长,放不下自己那点儿家。

 

曹操和袁绍在格局上的差距,早他最初十三路诸侯共讨董卓是就显现出来了。

 

袁绍问曹操:“这次讨董卓若是不成,那怎么办?”

 

曹操说:“你怎么看?”

 

袁绍对曰:“我北上占据河北,连结北方的夷狄,共同向南以争取天下。”

 

曹操说:“我广纳天下之智,以道御民,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由此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两人的不同,袁绍想的是从物质上取胜以进行征战,曹操想的则是从精神上取胜,进行征战。如果说袁绍这里叫做以物御物,那曹操这里就叫做以道御人。物质取得的胜利在物质消失之后就失去了,而精神上若是彻底取得了胜利。那便是几十年,几百年也不一定能改得了的。

 

也许真的是曹操和袁绍本人的这种差距,最终导致了决定性的转折——许攸。

 

许攸的投奔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开了个玩笑。如果没有许攸,曹操可能就折在这里了,如果曹操没信许攸,他也可能折在这里了。但是后来曹操信了。因为许攸很了解曹操,因为曹操很了解袁绍,因为形势紧迫。如果信了许攸,那他可能还能胜,如果不信许攸,那可能真的就折在这儿了。虽然前面一直说曹操,说他的格局如何,说他的判断力如何,但是在许攸这件事上,他实在是有一些非理性的。许攸,可能是个变数,曹操其实赌了一把,不管前面那些分析到底靠不靠谱,就信这一回,成于此败于此。结果信这一回,他就成了,曹操胜了,官渡之战,名流千古。

 

官渡之战的胜利很大方面取决于曹操和袁绍的差异,但是站在历史节点上,许攸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如果许攸没能背叛,那可能就没有魏,就好似吴三桂当初如果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那后来做皇帝的到底是满人,还是当初的农民军呢?要想得天下,首先你要有得天下的才能,其次,你要有得天下的命。没有得天下的命,你就是有两倍得天下的才能,也未必有用。

 

官渡之战,曹操成于袁绍,成于许攸,成于自己;袁绍败于曹操,败于许攸,败于自己。

 

英雄之尽气

千洵

官渡之战中,英雄也好,枭雄也好,都值得去探究。我们学习的主角曹操,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

 

官渡之战的惨烈,不仅仅表现在了袁绍那方,也有曹操的叹息。在官渡之战的最后,曹操说走在大街上,已经没有了自己了解的人,也就是说自己的故交旧识,多已亡故。这场战争的残忍,不仅止于袁绍,就连战争赢家曹操,也牺牲了太多。

 

就是这样的一场战争,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正是我们这一周多所探究的。

 

建安四年初春,这场战争的硝烟慢慢地蔓延开来。

 

当初,曹操推举魏种为孝廉,恰巧兖州城叛乱,曹操兖州的人手全都叛逃,曹操感慨道:“只有魏种一人不会抛弃我”。说时迟那时快,魏种也叛逃了,闹得曹操十分尴尬。正因为魏种的这一行为,曹操“大怒”,说道,只要魏种不跑去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外,他必定要捉住他。很快,如曹操所愿,魏种被活捉回来了,但是曹操又很快改了自己的主意,决定留魏种一命。

 

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事情。魏种叛逃,曹操的“大怒”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从情面上来看,曹操可能是真怒。他觉得自己被打脸了。

 

那曹操捉到魏种后,为什么又放了他呢?

 

首先,不止魏种一个人叛逃了,这可以给曹操很大的心理空间,这样的情况下,也不能完完全全怪罪于魏种。其次,在当时的年代,那可真的是“一将难求”,尤其是在魏种还是一匹“千里马”的情况下。第三,魏种也是被曹操亲自举孝廉挑选出来的人选,可以算是“万里挑一”了。曹操是一个十分注重忠孝的人,而魏种就占了忠与孝之间的孝。可以说,曹操发怒是真发怒,而魏种的才干也是真被曹操认可。就在这样一个纠结的情况下,曹操说服自己不杀魏种,并重新任用他。

 

官渡之战,曹操让魏种做河内太守,将河北之事,托付于他。

 

在曹操与袁绍开战之际,曹操那一方的将士都十分畏惧,因为袁绍的军队实在是过于庞大,也就是通俗来讲的“人多力量大”。将士们都认为曹操这一边是必败的,而曹操并不这样认为。曹操从他与袁绍打小的交情中看出袁绍就是一个色厉而胆薄,志大而智小的小人罢了。

 

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关键,在于曹操的识人用人,识人用人的过程,可能就是英雄尽气的过程。

 

张绣,之前投降过曹操,但之后又反叛了曹操,杀了他心爱的儿子和大将。此时,张绣再次投降,到底要不要收,是曹操需要考量的点。不共戴天之愁,反复无常之怨,能否释怀?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在张绣的手中还有一个“大宝贝”贾诩。可以说,如果得了张绣,那么就得了贾诩,而张绣投降的事情也是贾诩提出的建议。可能出于提升自身实力的考虑,可能出于对贾诩的喜欢,可能出于对张绣的判断,最终,曹操再一次接纳张绣投降。

 

袁绍的部下许攸前来投靠曹操时候,两人相互试探,曹操接连三次不愿意说出军中情况,因为他害怕许攸是来打探军情而非忠心投靠的。在最后,曹操冒着风险,接受了许攸的投降,最终为官渡之战赢得转机。

 

谋臣尽责,将士用命,曹操赢得官渡之战,虽艰险重重,最终,还是赢了。

 

曹操的一生干过很多“坏事”,杀吕伯奢一家,用水灌城,切掉别人的鼻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等,各种各样的残忍,这其中,也有着种种无奈酸辛。在这场战争的最后,曹操有着遗憾,过袁绍墓,他前往祭奠,泪流满面。可能因为自己的发小袁绍之死而悲哀叹息,可能是胜利者的悲悯,亦可能只是一时的伤感罢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感受到曹操并不是冷血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是当时的“功臣”。

 

曹公胜官渡

官渡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在当时所有势力中的地位。但根据历史记载,曹操的军事力量明显是要弱于袁绍的,那么,他是如何打赢官渡之战的呢?

 

首先,光靠曹操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打赢的,他需要更多的人才来帮助他,也就是借脑。因此,曹操求贤若渴,就如曹操在《短歌行》中写到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不论是谁,曹操都会很欢迎。这一点在好几件事情上都可以体现。

 

第一件事就是魏种的事情。曹操觉得魏种很有才能,于是就推举他做官,并且认为魏种绝对不会背叛自己,但这个魏种却在之后背叛了曹操,曹操很生气,于是将他捉住,要杀了他,结果又因爱惜他的才干,没有这么做,反而重用他。

 

第二件事对于曹操来说很重要,他得到了在日后对他有很大帮助的贾诩。贾诩劝当时背叛了曹操的张绣继续回到曹操阵营,并且成功了。但是张绣杀了曹操最心爱的大儿子曹昂,按理来说,两人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但是曹操却跟没事一样,热情地迎接了张绣。因为在当时,张绣的军队对兵少的曹操来说非常重要,这使他放下私仇。而且曹操也看出了贾诩这个人不一般,并重用了他。这能够体现曹操的实用主义,只要能为他所用,他都愿意,他的心中,有丘壑。

 

那曹操具体是怎么使用他的智囊团的呢?可以举一个与荀攸有关的例子。

 

当时,袁绍派出了很多兵力去攻打白马(地名),曹操的兵力很显然抵不过。于是,荀攸给他出了一个计谋,概括一下,大概就是“声东击西”。曹操采用了荀攸的计谋,并有所发展,在袁绍的追兵到达后,曹操以辎重引诱敌人深入。在使用荀攸计谋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曹操对袁绍的了解。曹操和袁绍是发小,曹操对袁绍非常了解,他说袁绍志向远大,但是智谋不足,眼高手低。他知道袁绍肯定会中计,最终,曹操成功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以不满六百骑的兵力,打败了袁绍五六千骑。

 

曹操就是这么借脑的,他很擅长这么做,他能在其他谋士给的计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智谋与经验,进行进一步的发挥。所以说借脑的前提是主脑要好,才能做到两相结合,事才能成。

 

在打仗的过程中,光有谋略还不行,必须得有勇气。一次曹操仅带了五千骑兵,去袭击由淳于琼带领几万人保护的袁绍运粮的队伍。曹操的这个决定需要冒很大的险,万一失败了,对他来说是惨痛的损失。雪上加霜的是,他们不只是需要对抗淳于琼的队伍,还需要对抗袁绍派来的援军。但是曹操却等到敌人已经近在咫尺,才下令行动,于是士兵们都殊死战斗,打败了淳于琼等人。这能看出曹操确实很有勇气,毕竟这场战斗对他们来说不胜则亡,但是曹操相信人生命中的原始力量,一定能在危急时刻被激发出来,因此才能够这么勇敢地对抗敌人。

 

官渡之战,曹操能取得胜利,与袁绍方主脑不行也有密切关系。要说智囊团,那肯定是不缺的。就比如说他手下有个非常厉害的人,叫做田丰。田丰给他提出的计谋大致是这样的,曹操虽然兵少,但是他有很多用兵的计谋,就算袁绍人多势众,也不可以轻敌,反倒可以打持久战,把曹操熬死。田丰的这个计谋确实可以完美地利用袁绍的优势,克制曹操的优势。但是袁绍并不肯用这个计谋,他可能就觉得自己人多,不论怎么打都可以胜利,过度骄傲。有一句话叫做骄兵必败,这句话在袁绍身上同样适用。

 

其实袁绍也有很多机会能够打败曹操。就比如说在曹操东征刘备的时候,田丰劝袁绍袭击曹操的后路,然而袁绍却因为自己的儿子生病了,不肯去。这就能看出袁绍与曹操明显的区别。曹操能够放下杀子之仇,继续任用张绣,袁绍却会因为儿子生病而失去绝佳的机会。这能看出曹操更关心的是人才军事、家国天下,袁绍则更关心儿女情长。这是一个在国和家之间的选择。曹操选择了国,袁绍选择了家,能看出曹操比袁绍更有大局观。

 

曹操最终能够在官渡之战中获得胜利,有一个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许攸。他原本是袁绍那边的谋士,之后叛逃到了曹操方,就是他向曹操提出的火烧乌巢这一计策。曹操能够把握好时机,毕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能够自己进行分析判断,抓住火烧乌巢的机会。

 

那曹操凭什么信任许攸,万一他是敌方派来的奸细怎么办?曹操肯定有他自己的判断依据。首先,许攸了解曹操,知道他的粮食已经不多了。第二,曹操了解袁绍,知道他不会任用人才,所以大概能猜到为什么许攸会来自己阵营。第三,当时情况确实很紧迫,除了相信,没有别的办法。第四,曹操有冒着风险去试一试的胆量,他选择使用许攸的计谋虽然有他理性的判断,但也有非理性在里面,放手一搏,他并不会想着要做到万无一失。

 

最终,火烧乌巢的计谋确实成功了,曹操的军队混入袁绍军中,烧了他们的库存。此时官渡之战胜负已定,袁绍不久后,发病吐血而亡,他的三个儿子的势力之后也被曹操逐个击败了。官渡之战真正结束。

 

如果要总结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的原因,我认为用贾诩所说的一句话最为合适,“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

 

命世之才与布衣之雄的对决

熙鍇

在讨董卓、战诸侯的过程中,曹操一路凯歌,在举世闻名的官渡之战中,曹操更是以少胜多,创造了奇迹。可能会有人说他只是碰巧,但我认为,命世之才和布衣之雄的对决,胜负,是命中注定。

      

首先,曹操大度且唯才是举。曹操举魏种孝廉,而在兖州反叛时,曹操说:“唯魏种且不弃孤也。”但魏种却背恩忘义,选择了逃跑,曹操大怒。当后来生擒魏种时,曹操却说:“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在这里,一是魏种的孝与才令曹操非常看重;二是他们两个君与臣的关系,曾是千里马与伯乐,曾是后进与恩公;而最后一个便是对责任的划分,可能魏种逃跑,责任也未必全在魏种。从这里,可看出曹操是何等的大度。

 

还有一个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在打败袁绍后,绍渡河逃跑,曹操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在收集袁绍书信时,意外得到了自己部下给绍的书信,曹操并没有当即斩杀或惩罚他们,而是“皆焚之”。曹操如此做,可能是为了安军心,但也可能是警众人,聚众力。在官渡之战双方力量对比明显的状况下,曹操方有人为自己谋退身之路,并非罪大恶极,不可饶恕。他当众烧毁,这可以起到警告的作用,但不惩罚却可起到安军心的作用。而袁绍呢?在田丰为他力荐谋计的时候,他并不听从,还将他关入牢中。等到兵败,竟为了颜面杀死了他。他表面宽雅有局度,实则内多忌害。

      

光有大度的心肠是不行的,还需要有谋略和善于判断的能力。在延津南与袁绍对战时,曹操先是解鞍放马,白马辎重就道,以之饵敌,乱敌军心,等到势成,敌方大部分将领都已来到,才“纵兵击”,结果“大破之”,斩杀了袁绍名将文丑,被擒者数不胜数,使得“绍军大震”。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对势的把握。他在听臣言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判断,并将计谋升华。那么袁绍呢?沮授曾多次举出妙计,但袁绍丝毫不领情,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走,最后连连退败。沮授以疾辞,绍便把他的部队多归属至郭图军内。这表明袁绍总是自以为是,判断力不够强,主脑不行,还不善于借脑。

      

不仅如此,曹操还是一个信任部下谋臣的人。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操做到了这一点。他听从荀攸之计,斩杀文丑擒得颜良,后袁绍用箭逼退曹军,正值军粮缺乏,心灰意冷时,荀彧让其等待时机,“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曹操再次听信也再次成功。当许攸前来投靠曹操时,曹操“跣出迎之”;当许攸给他出计时,他也欣然用之,“今袁氏辎重有万余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曹操遂选精兵出征,既至,围囤,放大火,一举击破。对于许攸,曹操开始时并不是完全信任,但是,当他选择了信任的时候,他便不再疑惑。桩桩件件,可以看出曹操用人的精妙与判断,在这一点上,袁绍远远不及于他,不然许攸怎么会从袁绍那里来投靠曹操呢?

        

而最后一个,也是重点,那便是曹操了解绍之为人。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有一段出自曹操之口的话:“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曹操对袁绍的判断,精当绝伦,全然一副袁绍的嘴脸。

      

以上诸点,足以说明,命世之才,终将胜利。


【昆仑曹操】雄哉,魏太祖——曹操作品选(一)

【昆仑世说】清醒之痛,骨上之痕——嵇康作品选

【昆仑世说】刀尖上的舞者——阮籍作品选

【昆仑世说】探寻生命之根——“正始名士”作品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