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儒家晨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晨诵”作品选(二)

昆仑雅君 昆仑群玉 2024-01-09


编者按:随着“儒家晨诵”课程的日渐深入,对于“儒”,我们有了更多的理解与体悟。这些理解与体悟,在岁月中,可能会慢慢孕育出一朵花来,我期待着……

 

欣怡:

《幽兰操》我也十分喜欢。在我看来,它讲述的是精神的自由,独立的意志,君子是温润如玉的。我行四方,以日以年,是灵魂经过了漂泊之后,才能真正抵达心安的所在。我们有自己的操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要努力做一个精神层面的人。精神需要得到洗礼,零落成泥碾作尘,仍有香如故。

 

昕锐:

在磨难的过程中,大部分人可能已经麻木了,在十九年的过程中,足够他们忘掉自己的初衷,忘记自己的本心,在这无边无尽的磨难之中,随风飘荡,一劝便降。苏武不一样,他一直记着他的皇帝,他的国家。据说,在汉武帝死之时,苏武向着南方,也就是家的方向,大汉的方向,大哭,吐血。他的这份坚持也没有被辜负,他等来了大汉。我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一个人在十九年无边无际的痛苦之下,还能坚定着自己的信念,还能不忘初心。我没有经历过,不敢妄加评论,但我想说,这,可能才是真正的“儒”。

 

秉宸:

诸葛亮的《出师表》(节选)课上,老师说诸葛亮乃“假道真儒”,我赞成。并且,从这篇名文中,也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诸葛亮的“四端”呈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一句话是诸葛亮对刘备三顾茅庐的回忆,其中“不以臣卑鄙”能看出诸葛亮对自己身段的主动放低,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礼”。“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与“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非常感激刘备,愿为他上刀山下火海,又因刘备的遗嘱而感到担忧——害怕自己无法很好完成,这都可以看到诸葛亮的“义”。再从诸葛亮没有自己代蜀的行为上来看,是“仁”。“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这里提及到了些许战略的事情,稳定南方,自然有将士们的奉献,任务完成了,也应当给部队发放奖赏来稳定军心,这是诸葛亮的“智”。诸葛亮果真是儒——至少从行为上来看是这样子,有孟子的仁、义、礼、智。

 

晨: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每位同学应该都是听过的。在哪听过呢?应该都是从自己父母的口中听说的。每一位父母都会拿这句话对自己的儿子讲,告诉他们长大以后要发奋学习,努力读书,最终超过他们。但是,要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不行的,如果这样做,你就会把你前面所学习到的东西全部忘掉。如果你能做到坚持不懈地学习,每天发愤用功,这样,才有可能超过自己的老师和父母。

 

晉嘉:

荀子认为人“生而好利”“生而好色”,等等,可人既然生而有恶,为什么又人人皆可为尧舜呢?这样看来,荀子似乎是在拆孔孟的台。不过,荀子还说,“学不可以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样看来,荀子不是在拆孔孟的台,只是他与孔孟的出发点不同。虽然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可经过“学”,人可以将自己从“丛林的人”变成“圣贤的人”。所以,荀子在强调教育的作用,在强调文化的作用。

 

泽蕊:

仁,顾名思义,以人为本,也就是我们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指的就是我们对人及万物生命的同情之心和关爱之心,讲究的是生命价值的平等。“义”,某种角度讲则是偏外的规则约束,当我们感到羞耻罪恶的时候,自然就有被约束的感觉,所以,它对我们起着类似于法律的作用。“礼”,我们就比较熟悉了,因为它讲究的是我们对事物及文化的恭敬,就比如宗教仪式、社会习俗、礼仪规范等。“智”,说的是我们对知识的尊重,对事理的追求,对价值的判断,所有这些,都是智慧,有了智慧,也就成了我们所说的智者。


谈谈“忠”

悦扬

孔子时代的先秦儒家,只讲究一个仁,后来,孟子拓展出了四端,又被荀子逐渐外化。到荀子,忠从孔孟偏向于内在自我的烛照而向外转,有了“忠君”的倾向。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忠孝二字在两汉得到推崇,比起荀子,又有些向外了,不再是早先的“人人皆可为尧舜”了,到这时,儒成为了术。不过,真正成为一个儒士的话,倒也无所谓是儒术还是儒了,真正的仁心总是鲜活的。

 

东汉末年,三国分裂,在刘备还未崛起时,有位先生在草庐里画了三分天下。先生姓诸葛,名亮,字孔明。诸葛先生随着先帝打下三分之一的天下,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联吴抗曹。先帝死后,辅佐后主,欲北征曹操,奏以《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个忠,他是要忠什么?首先,肯定如他所写出来的般,他忠于刘禅,忠于自己的现任君主;同时,也如他所写般忠于刘备,忠于自己的先帝,那个三顾茅庐的君主。那他就只忠于这两者吗?仅此而已吗?肯定不止啊,诸葛亮身为丞相,和皇帝一样身负这个国家的重担,诸葛亮还忠于自己的国家。

 

不过,从他当初选择刘备这一点,还能看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诸葛亮选择刘备,肯定不会仅仅因为他的八竿子打不着的汉室血统,也肯定不只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了。诸葛亮当时归隐于山林中,类似于姜太公钓鱼的姿态,等着愿者上钩。当然,对于上钩的愿者,他还会再加以选择,毕竟,一次选择,对诸葛亮来说,便是一生的殚精竭虑。

 

在当时的局势下,他选择了刘备。在我看来,他和刘备的关系也并不是像他自己所描述的那样,简单地任刘备驱驰。与其说是刘备选择诸葛亮,不如说是诸葛亮选择刘备,这里,明面上好像是刘备利用诸葛亮,其实,更大的可能是诸葛亮在利用刘备(当然,“利用”这个词可能有些许的不恰当),诸葛亮在利用刘备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他希望刘备能够统一天下,从而给天下百姓一个太平。从这个角度讲,诸葛亮是一个忠于自己的政治梦,忠于天下生民的诸葛亮。而在这所有之后,便是一个忠于自己的诸葛亮,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方式活出了一个道德人格的典范,成为了后世的佳话。

 

虽说两汉时期的儒家已经成了儒术,但真正的大儒又怎么会在意它是儒术还是儒呢?这些儒士们带着自己一颗活泼泼的仁心,由内而外把儒活了出来,即使出发点是儒术,最终到达的都是同一终点,成己成人,成就美好世界。

 

我说性本善与性本恶

儒家的两位重要人物,孟子和荀子提出了性本善和性本恶这两个理论。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性本善和性本恶分别是什么。孟子提出性本善,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所谓善,指的就是拥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

 

仁,就是恻隐之心。“恻”字,我们如果拆开来看的话,是用刀将什么东西刻在心上,代表的是一种共情,感同身受的能力,也就是所谓人类的情感共性。这,是一种内在的感受。

 

义,就是羞恶之心,也就是所谓的耻感,其实这和罪恶感有些类似。人会因为这一类感觉而受到制约,不做出那些过于出格的事情。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偏外在的约束(当然还是基于内心感受出发的)。

 

礼,就是恭敬之心。我们常常对一些事物怀有敬畏之情,比如说在某些宗教之中,他们对于神的敬畏。中国的祭祀活动也是最为讲究礼的习俗,这往往是基于敬畏之情的。

 

智,就是是非之心。人具有判断能力,在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我们内心深处是有一个答案的,只不过某些时候可能被隐藏了起来,这被隐藏起来的,可能就是智慧。

 

话是这么说,但是也有人做过丧尽天良的事情呀?既然他们本性是善的,为什么还会做出这种事呢?仁义礼智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如果不去好好使用它,使它蒙尘了,便会失去它。也就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虽然按照孟子的话讲,仁义礼智是我们本身就有的品质,但是我们真的要去求它用它呈现它,其实也是很难的,尽管它其实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要成为那个擦亮星星的人,需要经过一段漫长又艰难的过程。在我看来,寻找仁义理智的过程,应该也就是所谓的渐修之路。这一路,成己成人,仁心外推。

 

我认为,在渐修之路这一点上,其实孟子与荀子提出的性本恶是类似的。接下来,我就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这么说。

 

荀子在《荀子·性恶》中写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说人性本恶,人们的善良都是伪装出来的吗?文中这个“伪”字并不是伪装的意思。如果把“伪”字拆开来看,就是人和为。也就是说,善良是人为的,换个说法,善是一种自我选择的改变。

 

在荀子看来,人生来就有诸多不好的品质,就比如说贪图名利,惧怕死亡以及有耳目之欲等较为肤浅的欲望。如果我们放任这些不好的品质及欲望,心中的天平便会倒向恶的那一方,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控制人心中的恶魔,就需要有一些东西来约束他们。人必须得受到教化以及制度的管理,才能使心中的天平得到一个平衡,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为了尽量将那些不好的品质抑制住,我们才需要外在的约束以及内在的修炼。所以我才说,在渐修之路上,荀子与孟子的观点是类似的,只不过一个更为偏重内在的自我修养,另一个更偏重外在的约束。

 

但是,对于性本善和性本恶这两个观点,我其实并不完全认同。在我看来,人原本是不具备人性的,是处于丛林层的人,就像普通的动物。善与恶,是用来约束人类的标准。我们一般不会去讲一只动物是善或是恶,因为这套评判标准在它们身上不适用,它们大多数行为都只是基于本能而已,无法用善恶来评价。

 

刚出生的人其实和动物没有什么差别,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趋于本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成长为一个人之为人的人,也就是说,有人性。人性,才能用善与恶去评判,而获取人性的这个过程,也就是我理解的渐修之路。

 

说性恶

瑞涵

开学伊始,我们再次开启了儒家晨诵课程的学习。这个课程走至当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荀子那段对“性恶”的论述了。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一直被人们争论着。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荀子的观点。

 

恰如基督教所讲的人生下来就带有原罪一样,“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人生下来,身上是会有着非善的部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的观点。这里面的“伪”并不是伪装、伪善的意思,这个“伪”可以看做人与为,是事在人为的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人为的,是自我的改变与觉醒。

 

顺着这个思路,荀子开始分析与证明自己的观点。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人性分为三种:人之为人的人性,人之为人的动物性,人之为非人的堕落性。人生下就好名利、好财宝,因为这些习性,人们就会产生争夺、战争,这样,辞让的这种美德便不复存在。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人生下来便有嫉妒之心,便有“疾病”,不论身体上还是心理上,人,是个早产儿呀。如果未经“文化”,堕落,人极易产生陷害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的想法,这样,忠义、守信就也不存在了。这里的“残”是无义、不义的意思。

 

“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人生而有耳目,此处以耳目代五感,生而有着看听闻说的欲望,顺着这本性,就会产生淫荡混乱,古人所坚守的“礼义”(内)“文理”(外)便消散于人间。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是的,如果就这样没有“伪”,只顾依顺着这般恶的人性,放纵人的情感,那么世间必将会出现争抢争夺,会违反自己的本分,干自己本不该干的,这便是犯罪。违反等级、名分,将礼义扰乱,世间便引起了暴乱。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一定要有老师教化人之本性——“恶”,要有人去引导人性,让礼义产生,这样,才能让动荡的社会回归平静。这就是所谓的“伪”,人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这一句,是荀子对自己观点的总结,呼应开头,这样看来,既然人本就是存在恶的,人们表现出的善,便都是后天教化和自我的觉醒。

 

人在小时候,真的都会为“善”吗?若是如此,现在哪里会有“家教不好”“没有学好”这一类的说法呢?如果真的是“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熊孩子?人生来时什么都不懂,还是需要长大后自我觉醒、自我改变,还是需要人为。

 

我认同荀子的观点,人性本恶,我们需要人为,需要努力地将我们的“恶”想方设法地“抹去”,变为善良的人,变为让自己满意的人。

 

性恶论

千洵

本学期,我们学的第一篇晨诵文章谈的是荀子的性本恶。荀子对人的理解与孟子的儒家思想不同,孟子的儒家思想会觉得人一出生便是善的,而荀子却不同,他说人一出生其实是恶的。

 

在我看来,所谓本善,其实在讲一种可能性,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乍一听这样一句话,可能会觉得荀子在说所有看起来很善良的人都是装的。但是,话不能这么说,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反省与改变,也可以算得上是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命运并与之抗争吧。

 

接下来,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今天,人的堕落是因为人一出生就喜欢有利益的事情喜欢钱,正因如此,世间才会有那么多人因争夺名利而死亡。我个人认为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因为人就是这样的。何为“性”?我们可以分为三种:人之为人的人性,人之为人的动物性,人之非人的堕落性。这三者之间,如何选择,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生而有疾恶焉,顺势,故才贼而忠信亡焉”。人生来就是恶的,所以说世界上就会出现很多无忠无义的乱臣贼子。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而生礼义文理亡焉”。我们人一出生就会有色欲,正因如此,许多不克制这些的人在朝堂之上,就会让朝廷上下变得淫乱而没有礼节。

 

上面的种种,其实都是在举例子告诉我们为什么说我们人一出生就是恶的。那么,我们又能如何改正呢?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我们顺从着我们原来的恶的一面,那么我们的世界绝对会陷入争夺之中,而犯罪等事也会变为最合理的一种处事方式。正因如此,才有了法律与老师的教育,才演化出了所谓的儒家之礼。有了礼,我们之间的生活似乎都变得更加顺心了,如此,最后才能统一天下。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我们表现在外在的礼与其他东西,都是后天培养成的,也正是从这点出发,我们可能才会真正地理解所谓的性本恶。

 

其实,从我的理解上来讲,我觉得荀子说的很有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们本质上是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不是做什么事情仅仅是为了自己而非别人的人。其实这件事情还是需要“分人”的,就比如,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是相互的,如果别人对我好一点,相对的,我也会对别人抱以同样的回应。这升华一点也可以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生活之中,也会有很自私的时候(好吧,其实很多),在这些时候,我们心中的天秤就会开始动摇。其实,人性中的“恶”被发现并不是坏事,毕竟人人皆有“恶念”,最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反省与改正,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荀子说人性本恶并不是让人就此消沉下去,而是让我们尽自己所能去改正。

 

或许,我们真的本来就是“坏人”,但是经过我们对自身欲望的克制与自身善的觉醒,最后是会改变的。当然,除了荀子的观点,我并不想否定其他儒家学士的观点,因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而我们,是不能轻易评价乃至否定别人的想法的。

 

儒家晨诵引发的思考

熙锴

孔孟之后,儒家思想未曾断绝。历朝历代,都有提倡和支持儒家思想的人,当然,他们每人的思想、境界也有所不同。通过学习儒家晨诵课程,我对他们的主张也有所了解。

      

荀子是孟子之后比较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了。他与前人的思想有一个极大的区别,便是他和前人的出发点不一样。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善良只是人为罢了。人“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如果纵容这些本能层面的人性堕落,就会侵犯人的本分,从而产生暴乱。所以,荀子对人性的堕落十分警惕,他十分了解,一旦堕落,那么就会导致社会乃至国家的混乱。

 

那么,怎么样制止呢?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君子应该不停地学习,而这可以限制和校正人的心与行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不仅如此,如果“锲而不舍”则“金石可镂”也。

 

许多人都说荀子已经偏向于法家,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在我的理解中,道家是无为而治,是自然而然,随大道起舞,安时处顺,好像不太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儒家则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它只是制定出一套行为准则,进而让人们自己管理自己,在内外交互中,成为君子。法家就大大不同了,它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把所有人都看成小人,强制性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好像没有更高的价值追求。荀子提倡的便是劝学,勉励人向上,用学习来提升一个人的境界,告诉人们如何成为一个君子。荀子对人的最终期待,是儒家的样子,而非法家的样子。

 

还有韩愈和范仲淹,虽然三人的朝代相差甚远,但是他们都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君子。韩愈的《幽兰操》,在讲:君子是有操守的,是自强不息的,是厚德载物的,是温润如玉的,是怀有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正所谓“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最后一段,我们可以看出,他虽讲“不悲不喜”,但是这并非是无情感,而是与天地同情感。他告诉我们,成为君子,心是不麻木的,是与人民同忧同乐的,情感是与天地相通的。

 

我认为他们三人,都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他们告诉了我们君子的样子和怎样成为。那么,真正的儒偏法的代表人物是谁呢?我认为是董仲舒。

       

董仲舒提倡君权天授,天人合一,独尊儒术。虽然他让儒家的地位提高,实现了新的发展,但是他却也让儒家走上了歧路,成了某种教条,儒成了儒术,成了手段,感觉不再是目的本身。但是,我并不认为他的路是完全错的,毕竟,他的时代,与原初儒家的环境和情况大有不同。

      

至此,我感受到儒道法三种思想的源头是一致的。道家思想适用于少部分人,因为它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当人口逐渐增加后,已经做不到无为而治了。儒家则为了减轻管理者的负担,设置出了行为准则,以分担压力,让人们自己管控自己。可当人心变化,许多小人不再遵守行为准则,无法,法家在这种情况下诞生。法家只能强制规定人们的行为,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儒道法三家的方法不同,手段不同,但是目的和朝向都相同的——直面人类的生存现状。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讲三家的源头是一致的。


昆仑晨诵作品汇总

亲历先民之爱

带着《诗经》,筑居思唱——《诗经》作品选

【昆仑百花】聆听每一朵花开

【落花课程】梦里花落知多少——落花诗作品选

【昆仑晨诵】天予真性,发言自高——《古诗十九首》作品选(一)

【昆仑晨诵】天予真性,发言自高——《古诗十九首》作品选(二)


昆仑儒家相关课程作品汇总
夜灯 
【儒家晨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晨诵”作品选(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